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na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跨文化渗透 教学设计
  英语新课程的课程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就是为提高学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交际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交际方式,促进思维发展。
  一、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前提条件就是要帮助学生了中西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的表达区别。许多事物由于地区不同和文化的差异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特出的表现就是语言的差异,许多文化的差异都在语言上表现出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都有字的不同的文字和不同的语言,语言是文化差异的突出表现。要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要首先从语言学习和理解上入手,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生活习惯。在教学中要通过语言的学习,增加和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为提高学生的不同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提供条件。
  二、联系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生活是文化的基础。一定的文化都是一定的经济生活的表现和反映。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应该联系各国的生活习惯,不能孤立的去看待文化差异。例如:在译林牛津英语9B Unit 4 给学生们呈现了一些英语习语,此时,教师可以适时安排“英语习语对对碰”游戏活动。游戏的前一天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英语词典,尽可能多的查阅英语习语并记录,先自己去了解英语习语的含义。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英语词典,我们都可以查阅到大量的英语习语。例如:sofa lizard 不爱参加社会集会的人,through thick and thin 同甘共苦,历经艰辛,blow one’s own trumpet 自吹自擂。
  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生活习惯一般在生活中都会有所表现,从一定意义上看,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就是文化的集中表现。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必须联系特定语言背景下的生活习惯。例如美国的夸张和英国人的绅士,中国人的谦虚和礼貌等生活习惯,在文化交往中都有一定的表现。只有联系特定语言背景下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跨文化的语言表达。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往能力
  语言交际是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文化差异的重要表现就是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人们的交往能力也是通过语言交际去表现的,因此,语言交际能力是社会交往能力的集中表现。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了解不同国家的生活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人们交际方式的差异突出得表现在语言的表达上。在人际交往中,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邀请” uan的差异,就很难理解能够国家的邀请习惯有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中国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就很难在语言上表达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如果学生能过了解到更多中国和英语国家中的“邀请”文化的差异,就能很好的进行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例如: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enjoy entertaining (请客) at home. They often invite friends over for a meal, a party or just for coffee and conversation.
  Here are the kinds of things people say when they invite someone to their homes:
  “Would you like to come over for dinner this Saturday night?” “Hey, we’re having a party on Friday. Can you come?”
  在invitation这个单词的语言的解释是:要根据邀请的可接受度,对于不同形式的邀请,采用不同的态度和回答。并不是一概的接受。可以接受,也可以用婉转谢绝。美国人常说的: “Drop in any time.”“Let’s gather together sometime.”在英语国家的美国并不构成“邀请”的意思,只是一种礼貌的用语,不能理解为你可以随时接受邀请。这类话在英语国家实际上是一般应酬语言,其实际功能有时是按时交谈结束。真正的邀请应该是好不含糊,常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请求答复等4项内容,如:Well, I am going to London on Friday to visit the museum, and I wonder if you’d like to come along. (星期五,我到伦敦去参观博物馆,你愿意一起去吗?)I’d like to invite you for a reception at my home on Friday evening. Can you come?(我想请你参加星期五晚在我家的招待会。你能来吗?)
  此时,教师可以再依据这段语篇进行适切拓展,开展小组活动。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最有创意的聚会活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real invitation or unreal invitation 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的语言使用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并感受到在语言运用中深刻理解和感悟文化差异。
  [1] 戴焱.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 2009.
  [2] 沈银珍. 多元文化与当代英语教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其他文献
一、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的界定  显性教学是指“以正式的陈述来学习语法规则”,隐性教学则指“通过接触英语,学习者理解语法和句法”(Winitz,1996: 32);Ellis(1994: 642)指出显性教学是“给学习者语法规则,然后加以练习”,隐性教学则指“学习者从所给的例子中归纳出语法规则”。  我们举个例子来实际看一下具体的区别:以名词从句为例。在显性语法教学条件下,教师先告诉学生“整个从句所
【摘 要】 素质教育是现在教育的主题,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及合作的机制,以学生为主体,搞好教学。  【关键词】 英语兴趣 自主学习 合作探索  著名的教育家林格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有同感。所以,我认为现在倡导从应试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很有必要。
摘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党的领导,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脱贫攻坚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特别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凝心聚力。本文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引领功能上存在的问题,研究桂林在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探寻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党建;脱贫攻坚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对英语课堂的优化入手,从课前制作教学课件、导入新课、课堂教学等环节出发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充分有效利用。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英语课堂 有效运用  媒体一词是指人们用于交流信息或表达思想的载体。在外语教学中,传统的媒体模式是 “黑板加粉笔”;随着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普及,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媒体的给合模式。近年来,多媒体技术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但中国学生学英语却又很少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美国二语习得理论大师克拉申认为“习得”语言比“学得”语言更重要。因为,“习得”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语言,而“学得”某种语言的人只能用语言规则对语言进行掌控。(Cook,2000)然而,目前多数的初中英语教师都只是在
【摘要】 《英语课标》说:“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且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本文就以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 5 Shelf Check为例,浅谈本人是如何真正做到师生共享和谐健康教育的。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
  
[知识要点]1、since  since可以用于现在完成时或现在完成进行时中,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其后常接表示时间点的词或时间状语从句。例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 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若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需适当拓展延伸,优化课内外活动,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有关培养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课堂课外 自学能力 培养策略  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并非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学会,乐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则需要优化课堂课外活动,让学生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英语交际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基本技能和方式,因此使每个人学会使用英语变成一种迫不及待的历史性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学困生,及其转化工作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英语 学困生 师生关系 因材施教    全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