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自我对话有效实现主动发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自我对话是主体开展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书面、心理或口头反思,其科学实施能引导主体有效管理情绪、学会包容他人、成功建立自信、培养理性思维。这种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对话 思想品德 心理 发展
  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初中生情绪不够稳定、易冲动、缺乏自信,自我反思的意识淡薄,“三观”尚未定型,其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愈是深刻地认识人和人类,他就愈在更大程度上成为自身的教育者。所以,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教师必须搭建各种活动平台,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反思、反省活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笔者结合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形式多样、积极深刻的“自我对话”,对于达到上述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对话”是人类特有的语言交流活动,而自我对话则是主体与自身展开的一种思想或心理交流活动,根据其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书面形式对话,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我反思或心理剖析,是个体以书面文字形式进行的自我反省。二、自我言语对话,常指个人就某一事件或问题与自身开展的讨论交流或自我激励。三、个体内心剖析,通常指个体对某一事件在内心展开的无声反思或反省。天之木铎孔子提出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该就属于这种形式的对话。有效的自我对话有以下几点积极意义。
  一、积极开展自我对话,有效管理情绪
  认知心理学认为,情绪是由我们对事情或事物的想法,也就是思维或认知引起的。对于同一事件持有不同的看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有效管理情绪,首先要检查的就是自己脑中的观念。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在教学与自我情绪管理相关内容时,我以此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书面或内心自我解剖式的对话,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认识和认知,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判断、分析。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在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主动放开束缚自己心胸的无形桎梏,不沉浸于过去的悔恨,不寄望于未来的憧憬,不纠结于过去的不快。安之若素接受既定的现实,积极顺应现实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打开心窗,获得掌握命运之舵的主动权。帮助主体达到一种心理的自我平衡,有效管理情绪,做情绪的真正主人,而非情绪的奴隶。
  二、积极开展自我对话,学会包容他人
  作为一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很多时候会与他人产生矛盾或隔阂,这种怨恨和不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排解,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变成仇恨,造成难以挽回和控制的恶果。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解决这类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在于培养学生宽阔的心灵。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我经常给同学们布置这样的任务:假如对方是我,他会怎么想;假如我是对方,我会怎么做。因为,宽容别人最直接的动因是理解别人,而理解别人就必须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理解他人为目标,让学生在心里与自己展开对话和交流,培养他们宽阔的心灵。长期坚持,引导他们养成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的习惯,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学会包容他人。
  三、积极开展自我对话,成功建立自信
  俄国作家契科夫说:“要是没有自信心,那实在是糟糕!要是你不相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那是再糟糕也没有了。”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部分初中生缺乏自信的根本原因正如契科夫说的,即不相信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增强生命的韧性》时,一方面,我会引导学生展开书面形式的自我对话,即以文字的形式梳理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在某些场合,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言语的对话,要求学生心中默念或大声喊出“我能行”、“我最棒”等自我鼓励的口号。让自我对话成为主体深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建立自信的有效途径。
  四、积极开展自我对话,培养理性思维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感丰富,但多变、不稳定。他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更倾向于注重事物的表象,即习惯于感性思维。通俗讲,就是心理不够成熟,思维深度不够。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是一种建立在證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以认识客观世界和解剖自己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为终极目标。明确主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对话,在对话中训练逻辑思维、批评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对话中自我反省,在对话中自我发展。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思的日子不值得过的”。深刻认识自己,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智者的眼光关照学生发展,以仁者的胸襟关怀学生心灵健康,以科学的方式引导他们在省思中成长,在省思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对话是学生主动省思、实现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它体现了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本文系江苏省重点资助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自我对话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E-a/2015/07。】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在高中数学解题中,数形结合思想因形象、直观、简便等优点十分适用,能有效启发学生解题思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高分析、判断、思考能力。故而,数形结合思想不但能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解题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数形结合是结合直观图形、抽象数学语音,通过转化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
【内容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本文阐述了数学核心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核心理念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  前言  数学综合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提升综合性的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其属于数学知识,但内涵又高于知识技能。初中
素质教育关心学生学什么,想什么,更关心他们是怎样学和怎么想,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水平,最关心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教师由以前教学知识,转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育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再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实践能力强,能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人。《新课程标准》就指出课堂教学应立足于
【内容摘要】教师通过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高效的理解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关键词】生活化 道德与法治 应用  在初中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为了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掌握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由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无法有效理解抽象的教学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被推崇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只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意在培养学生在语文上的综合能力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受到重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情境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情境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通过情境设计在教学中不仅提高了
【内容摘要】国内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农村乡镇教育发展获得了较多关注,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紧迫感也不带增加。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本文将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事宜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专业能力提升建议。  【关键词】农村中学 教师 专业能力  从整体上来看,国内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基本要求也是不争事实。现阶段,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发生了巨大转变,“德育教育”一词的出现引发了广大教育者深刻的思考,于是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修养的重要性。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便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为学生渗透德道理念,从而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双重提升。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育 教学思考  德育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有意
【内容摘要】初中数学活动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中,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在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每章节都有探究性学习环节。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展好数学活动课做一详细的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活动课 开展计划  在新课改下,数学活动课
【内容摘要】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传统的讲授法就饱受诟病,很多人把讲授法和一言堂混为一谈。笔者一方面试从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讲授法自身、普通初中的学情四个方面阐述讲授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另外从讲授法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形式来阐述讲授法并不过时,依然使历史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关键词】讲授法 传统 现代 契合  自从课程改革开始,传统的讲授法就饱受诟病,很多人
电磁学是高中物理的重难点,许多学生感觉该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很难直观感受电磁学中某些中的概念或原理,而类比教学法作为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探究物理规律的教学中时常用到。巧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借助熟悉的知识理解快速加深对新概念、规律、原理的认识和应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树立物理学习自信心。  一、类比法在磁感应强度概念中的应用  在进行磁能感应强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电场强度进行类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