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慢性病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与探索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teng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病健康管理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新医科”教学理念,采用虚拟仿真、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慢性病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将健康信息采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及后续跟踪随访服务融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虚拟仿真实验的场景中,使学生对健康管理服务流程有直观、系统的认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拓展了传统教学模式,还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强化了专业素养教育,增强了专业认同感.
其他文献
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既是基于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考量,又是在其长期探索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协同育人机制下开展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形成中医药院校协同育人合力,是提升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实际出发,分析如何构建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协同格局,提出找准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需围绕教学资源位、课程方法位、教师引领位这3个方面进行.这样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知行一致”“天人合一”“阴阳学说”等共通的文化基础理论着手,探讨中医药文化融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对国家、社会、个人的积极影响.提出中医药文化融入传统保健体育课程的总体设计应遵从“三维六面”的布局方针,重点在提升传统保健体育教师“文武兼修”的工作素养和优化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实施方法,以更全面地促进中医药文化在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中的传承和弘扬.
目的 探索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联合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在放射肿瘤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进行放射肿瘤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56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创新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8名.创新教学组采用MDT+CBL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采用科室轮转+C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及相关调查问卷结果.结果 两组理论考核客观题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新教学组理论考核主观题及实践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