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低段字理识字教学对策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c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学习汉字已成为世界的一种新风尚,识字教学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显得非常关键,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1500个高频率汉字。低年级教学针对八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年龄小,加上汉字音、形、意之间是脱节的,增加了汉字学习难度。在此,引入字理识字教学,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学生;字理识字教学
   识字是读书、写作的前提,是学习汉语言的第一步,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否可以将识字教学转化为孩子智力主动发展的过程?要求语文老师结合汉字特征,把握学生识字规律,展开字理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字理识字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独体字的认识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象形字、指事字等独体字,语文老师可按照“读音—析形—解义—组词—书写”的教学程序,一、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以直观方式展示独体字,让学生认真观察独体字,并主动思考汉字结构。可适当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图片展示汉字的原始图形,再转为抽象图,引导学生对独体字产生进一步理解。通过展示独体字图片,学生对汉字发展史拥有了初步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汉字,增强学生对字形、读音、含义的把握,提高识字效率[1]。
   (二)合体字的认识
   语文老师在教合体字时,可遵循“读音—分解组合—解义—书写”的流程进行。第一,老师要向学生渗透相应汉字的字理、情理,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形成规律。在讲合体字时,先展示生字,当学生学会准确发音时,再进行合体字结构分析,讓学生结合字的部件完成记忆,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汉字规律,还能加深对汉字的印象。例如,在讲“蚂蚁”中的“蚂”时,语文老师可引导学生对比“蚂”与“妈”的书写规律。在分析汉字结构后,学生可立即发现把“妈”字的女子旁换成虫字,即为“蚂”,然后老师讲述“妈妈作为一名女性,所以运用女字旁,蚂蚁作为昆虫科,故运用虫字旁。通过以上的讲解,学生掌握了合体字的规律[2]。
   二、字理识字教学,深挖汉字的文化内涵
   (一)揭示文化内涵,帮助学生理解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所有汉字老师均要挖掘蕴含的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激发其识字热情。可根据汉字内涵,渗透汉字的字理,让学生结合字理,更好地理解字体含义,不但强化学生记忆,而且攻破识字难题。
   (二)巧借故事,延伸知识内容
   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语文老师要适当引用一段汉字故事,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例如,在学“家”字时,可讲述有关家的来源,向学生渗透古人的生活习俗。古时生产力低下,人们以狩猎为生,居无定所,逐渐猎物越来越多,人们对其进行圈养,而野猪就是其中最常见的猎物,古人把野猪叫“豕”,而“豕”被圈养即有了“家”,以有趣的故事进行识字教学,增强学生对“家”字的结构认识,从而对字的内涵拥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整合字词,加深学习印象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可运用“读词—字理分析—理解词义—联系课文”的流程展开。先让学生用铅笔将难解的汉字圈起来,再让学生熟读课文,把握字词在文中的含义,将字理析词与阅读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准确感知课文内容,锻炼了思考力,为识字打下基础[3]。
   三、字理识字教学,防止书写错别字
   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时,要有效杜绝学生写错别字。例如,在讲“蚯蚓”汉字时,老师可让学生联想身边的生活,蚯蚓是生于土丘里的虫子,虫加丘,为“蚯”,再让学生思考蚯蚓的形状,蚯蚓的身体是弯曲状态,故弓加上一条线,构成“蚓”,以生动的识字教学法,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还深化他们对汉字的字形印象,以免书写错别字。此外,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每个字都要书写方正、工整,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老师要利用字理识字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有效地认识汉字的形、音、义,语文老师要根据汉字特点与学生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联想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识字体会,把握不同汉字的学习方法,提高识字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虞红梅.词串识字课堂:“智”在何方:浅谈小学语文低年段“词串教学:智慧型课堂”的落脚点[J].课外语文,2016(9).
   [2]杨格琪.小学语文低年段字理识字教学实践分析[J].新作文(教研),2019(11).
   [3]何玉丽.多维推进有效识字: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9(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知行不一的情况依然存在,知行不一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在教学活动中怎样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知行合一;策略   一、语文教学知行不一的不良表现   (一)教学流于形式,课堂秩序混乱   在課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采用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围绕教学文本展开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摘 要:儿童画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儿童审美能力、提高儿童综合素质价值非凡。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要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颜料,从水彩画的作画空间等技法入手,切实指导儿童展开水彩画创作。   关键词:小学;水彩画;创作;指导   一、儿童水彩画创作的意义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将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有机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内化于儿童精神品质,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品格。水彩画作为
摘 要: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具有非常好的记忆力,是进行写话训练的主要时期。主要分析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开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训练   一、赏析优美语段,训练书面语言   写话训练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在赏析了优美的片段后,可以增加自己的写作素材,也可以模仿优美的片段,改善自身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规范产生直接的作用,实现口语向书面表达的转变,切实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的成败,不仅会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命运。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不动摇。理论上大胆创新,实践中勇于探索,培养造就一批批思想道德高尚、能力素质过硬的有用人才和优秀接班人。   一、背景分析   校情方面,学校置身县城边缘、郊区腹地
摘 要:跳跳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游戏,以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体育大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跳跳球在体育大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跳跳球;农村小规模学校;创新;实践   体育大课堂在锻炼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跳跳球应用到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体育大课堂教学中,对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营造更加积极的学习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应用跳跳球开展体育教学的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化,因此,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在阅读时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所以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并且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滞后,很难满足当下的阅读教学需求。小学阶段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深入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有效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摘 要:语文学科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当今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应将互动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结合,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法;应用实践探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互动方
摘 要:新时期,深入广泛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素质的培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下中学生的劳动现状,进而提出措施,推進劳动精神扎根到我国中学生思想深处并且发芽。   关键词:劳动精神;学生思想;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精神的宣传,加大对广大学生进行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广大青少年必须始终
摘 要:2011课标解读中强调: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山区农村学校真正要把“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就得摒弃传统计算教学模式,顺势而变,从纯粹计算的外表进入学生思维的核心,从农村教师的过去说教牵引向学生能算、会算发展到合理地算、简洁地算的核心。  
摘 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学工作的核心思想。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相对较为复杂的一门课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教学探究   动手实践操作是通过具体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对于学习经验相对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