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读过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
万里》的同学大都对主人公乘坐的“鹦鹉螺号”潜
水艇留有很深的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
中的“鹦鹉螺号”也逐渐变成了真正的海洋探测装
备,这就是载人深海潜水器。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崔维成、叶聪、杨波
三名潜航员驾驭着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第一次下潜任务。
载人潜水器的上浮和下潜主要依靠的是船体上
的压载铁。在下潜之前,工作人员会在潜水器上绑
上适量的压载铁。入水后,因潜水器的自重大于海
水的浮力,就会开始缓缓下沉。等潜水器到达位置
后,工作人员就释放掉适量的压载铁,使潜水器的
自重跟海水的浮力接近,保持既不下沉也不上浮的
状态,然后进行深海作业。工作结束后,驾驶员会
再释放掉其他压载铁,通过浮力作用,潜水器就慢
慢悠悠地浮上来了。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7月21日凌晨4点,“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777.7米,5点26分达到
4027米,潜水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7点48分浮
出水面,8点回收至甲板。整个下潜试验历时5个小
时,潜航员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工作
正常。
在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后,7月26日凌晨,蛟
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开始下潜,此次下潜深度达
到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
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3759米的
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海潜水技
术的国家。这将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
学研究提供重要技术装备方面的强力支持。“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预计
将在2012年进行7000米级海试。
知识链接
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中的“大明
星”美国的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是世界上
出现最早的载人深海潜水器之一,它建造于
1964年,能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下潜至水
下4500米处。截止到2008年,ALVIN已经成功
下潜超过4600多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
1986年的下潜中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万里》的同学大都对主人公乘坐的“鹦鹉螺号”潜
水艇留有很深的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
中的“鹦鹉螺号”也逐渐变成了真正的海洋探测装
备,这就是载人深海潜水器。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崔维成、叶聪、杨波
三名潜航员驾驭着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第一次下潜任务。
载人潜水器的上浮和下潜主要依靠的是船体上
的压载铁。在下潜之前,工作人员会在潜水器上绑
上适量的压载铁。入水后,因潜水器的自重大于海
水的浮力,就会开始缓缓下沉。等潜水器到达位置
后,工作人员就释放掉适量的压载铁,使潜水器的
自重跟海水的浮力接近,保持既不下沉也不上浮的
状态,然后进行深海作业。工作结束后,驾驶员会
再释放掉其他压载铁,通过浮力作用,潜水器就慢
慢悠悠地浮上来了。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7月21日凌晨4点,“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777.7米,5点26分达到
4027米,潜水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7点48分浮
出水面,8点回收至甲板。整个下潜试验历时5个小
时,潜航员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工作
正常。
在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后,7月26日凌晨,蛟
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开始下潜,此次下潜深度达
到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
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3759米的
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海潜水技
术的国家。这将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
学研究提供重要技术装备方面的强力支持。“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预计
将在2012年进行7000米级海试。
知识链接
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中的“大明
星”美国的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是世界上
出现最早的载人深海潜水器之一,它建造于
1964年,能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下潜至水
下4500米处。截止到2008年,ALVIN已经成功
下潜超过4600多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
1986年的下潜中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