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入海

来源 :小学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读过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名著《海底两
  万里》的同学大都对主人公乘坐的“鹦鹉螺号”潜
  水艇留有很深的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幻故事
  中的“鹦鹉螺号”也逐渐变成了真正的海洋探测装
  备,这就是载人深海潜水器。
  2011年7月21日凌晨3点,崔维成、叶聪、杨波
  三名潜航员驾驭着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的“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开始了第一次下潜任务。
  
  载人潜水器的上浮和下潜主要依靠的是船体上
  的压载铁。在下潜之前,工作人员会在潜水器上绑
  上适量的压载铁。入水后,因潜水器的自重大于海
  水的浮力,就会开始缓缓下沉。等潜水器到达位置
  后,工作人员就释放掉适量的压载铁,使潜水器的
  自重跟海水的浮力接近,保持既不下沉也不上浮的
  状态,然后进行深海作业。工作结束后,驾驶员会
  再释放掉其他压载铁,通过浮力作用,潜水器就慢
  慢悠悠地浮上来了。
  
  据现场指挥部介绍,7月21日凌晨4点,“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777.7米,5点26分达到
  4027米,潜水器抛弃压载铁后开始上浮,7点48分浮
  出水面,8点回收至甲板。整个下潜试验历时5个小
  时,潜航员对潜水器水下各项功能进行了试验,工作
  正常。
  在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后,7月26日凌晨,蛟
  龙”号载人潜水器再次开始下潜,此次下潜深度达
  到5038.5米,顺利完成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
  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3759米的
  试验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海潜水技
  术的国家。这将为中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
  学研究提供重要技术装备方面的强力支持。“蛟龙
  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预计
  将在2012年进行7000米级海试。
  
  知识链接
  
  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中的“大明
  星”美国的ALVIN号载人深海潜水器是世界上
  出现最早的载人深海潜水器之一,它建造于
  1964年,能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下潜至水
  下4500米处。截止到2008年,ALVIN已经成功
  下潜超过4600多次。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在
  1986年的下潜中发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
其他文献
从文献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服务的角度对馆际合作与文献传递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文献传递工作要把握拥有与存取、获知与获得的关系,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同时还介绍
大家知道蝴蝶和蛾的区别吗?简单来说,蝴蝶在白天活动,蛾在夜晚活动;休息时,蝴蝶的双翅竖立合在一起,而蛾的双翅则是分开的。因为有着璀璨无比的蓝绿色双翅,它被誉为全欧洲最美
确定图的符号控制数是NP-难度的问题。针对求解该问题的完全算法即能求得精确最优解的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几个启发式的限界策略,给出了两个完全算法:回溯算法和A^*算法。计
通过具体实例,客观分析了我国中文图书在版编目(CIP)最重要的项目——分类标引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CIP分类标引质量的对策。
地图匹配技术可校正定位误差,提高定位精度,并提供车辆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的手段。该文根据地图匹配技术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算法,提出并具体实现了综合地图匹配算法。
本文就谨慎性原则运用范围、注意事项及运用适度进行了探讨。
本文就大型企业集团如何进行纳税筹划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意在用好税务政策,为企业继续、快速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