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y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是依靠精密、稳定、集成的智能装置,在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检测等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了实时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等功能。通过对其供电范围内电力用户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归纳了系统需要的整体功能,分别利用以及开发工具,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整合系统的软件设计,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智能电网;在线监测系统
  引言
  在我国电力检测系统中,智能变電站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掌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变电站潜在故障的预判,并发出预警。传统变电站的检修模式是定期人工检修同时结合故障检修的方式,这种检修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同时存在不确定性,不能满足现代电力发展的需求。随着现代电力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多,为了满足现代电力应用需要,针对电力设备的在线监测系统逐渐兴起,对于维护智能变电站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1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特点
  1.1设备智能化。在智能变电站中,智能断路器和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能够使光纤和数字光信号逐渐取代传统的控制电缆和模拟信号,这样可以使智能变电站设备对现场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搜集,并为信息的共享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1.2 通信网络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并借助远程控制技术来发现和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网络平台内用户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进而实现智能变电站的通讯网络化。
  1.3 信息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借助一、二次设备来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网络,并将搜集到的信息通过相关处理后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输出,进而有效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效率。
  1.4 信息共享化。通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的间隔层和站控层设备能够在变电站各平台间构建信息共享协议,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而且还可以为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5 应用互动化。智能化变电站能够实现变电站和变电站间、变电站和用户间、用户和用户间的互动,以期更好的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
  2目标设定
  为研发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需设定总目标,从实际智能变电站保护所需要监测的项目出发,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应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智能化(A):通过在线保护状态评估,可分析保护的家族性缺陷,减少不必要的保护检修次数一次设备的停役几率;识别率(B):继电保护装置的二次虚回路识别率应较高,且正确率和稳定性能满足一般检修要求,实现对模拟量、开入量、开出量的识别;时效性(T):在线保护监测系统时效应较高,响应速度应快,能及时将故障信息上传到终端。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不仅要考虑智能化、识别率、时效性三点要求,还需要考虑装置和技术成本(C)。因此我们定义了监测指标(S=0.2*A+0.3*B+0.2*T-0.3*C),并以此来综合评价保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的优劣。
  3 确定最佳方案
  3.1提出方案
  研发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其核心是需要在工程SCD模型基础上,实现SCD在线管理,达到二次系统可视化,通过异常智能诊断,做好可视化安措,从而实现保护的在线监。
  3.2在线监测系统方案选择
  智能变电站保护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保护装置进行信息采集二次虚回路数据,而后将采集数据进行信息分析,自动信息分析环节完成后反馈给检修人员,从而形成对保护装置的在线监测闭环。将信息采集方式与信息分析方式进行综合并利用优选法进行分析,可得到三种不同的系统搭建方案。(1)综合A方案:在保护装置端完成信息采集,在保护小室内完成信息分析;(2)综合B方案:由采集单元完成信息采集,在计算机室管理单元完成信息分析;(3)综合C方案:由采集单元完成信息采集,在保护小室内完成信息分析。对三种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价对比。
  3.3方案分解并选择最佳方案
  根据上述所决定的在线监测系统功能模块的分解,在搜集资料时将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进行完善。下面我们将从四个分解出来的部分一一进行分析。(1)SCD在线管理技术结论:通过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综合考虑成本,智能化程度、二次虚回路识别率、增强保护装置监测时效性等因素,选择了智能化程度一般、识别率较好、时效性较好、成本较低的基于大数据库分析的SCD在线管理技术。
  (2)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
  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在智能化A方面得到92.3的评分,在识别率B方面得到98.6的评分,动态型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在时效性T方面得到94的评分,动态型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在成本C方面得到94.5的评分,监测指标达到37.71,本研究的目标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提升二次虚回路识别率,增强保护装置监测时效性,提高可靠性,为实现对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选择了智能化程度和识别率排名第一、时效性和成本一般的图表型二次系统可视化技术方案。
  4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功能的实现
  4.1数据采集模块
  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主要是对智能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检测,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同时利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将数据发送到智能变电站的中心机房,数据经过预处理以及数据的集中,数据经过预处理之后将数发送到不同的地方中心机房,之后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不同电力设备数据的分析处理,对于分析处理的数据类型需要满足市面上使用的大多数设备的数据类型,从而保证数据的兼容性,从而便于日后进行功能扩展,满足不同电力设备的应用需求,为系统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4.2变电站数据库的设计
  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整合系统核心部分是数据库程序,监测系统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库,数据库将大量数据进行保存,并可以进行实时查阅,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管理。为了实现数据的存储需求实现在线监测整合系统数据信息的存储,满足变电站3~5a内的数据存储量,在实现海量数据存储同时可以实现对电力调度需要的数据进行综合管理。
  结束语
  确定了在线监测综合系统软件的总体方案,制定了系统层次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分别利用以及开发工具,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在线监测整合系统的软件设计,并根据设计需要完成了功能测试。
  参考文献:
  [1]李生权,钱文姝.智能变电站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7,33(12):59-64.
  [2]张陶,于立涛,王黎,等.智能变电站双视实时在线监测智能预警系统设计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2):67-69+81.
  [3]张曼.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的二次安全控制措施[J].湖北电力,2015,39(2):32-34.
  (新东北电气集团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汽车行业非常注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实际对新能源汽车内饰进行研究期间,主要就是对如何做好内饰轻量化设计工作进行探讨。首先对新能源汽车内饰轻量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落实此项设计工作期间,实际应用到的塑料材料等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在保证轻量化设计的同时,推动我国汽车行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内饰;轻量化设计;应用材料  引言  社会整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生态环
期刊
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世界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智能手机、智能电脑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难以想象的便捷。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使了大量优秀应用的出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使用,无论是给工业化生产还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改变可称为天翻地覆。正因如此,计算机技术的相关人才更要与时俱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的运转和进步做出更大
期刊
摘 要:架空输电线路连接金具一般情况下仅承受线路机械荷载,不承载线路负荷电流,所示其发生发热烧损的现象较为少见。本论文对一起500千伏线路四分裂导线连接金具异常发热的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分裂子导线连接金具发热的处理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四分裂导线;连接金具;金具异常发热;红外线检测  常见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发热故障多集中在耐张引流线夹、跳线线夹、导线接续管等金具引流连接部分,也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的加快,电力行业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增强人们的用电服务水平,更好更快的解决用电故障,必须要认识到电力营销工作的重要性,提升电力客服系统的服务水平。应当从电力营销体系中电力客服系统工作的内容出发,对于客服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高效快速的解决用户的用电问题,带动电力企业更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力客服系统;内容;应用  引言  当前人们的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迅速,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由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此,在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过程中,需要从提高安全管理认识、完善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做起,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以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影响因素为出发点,
期刊
摘 要:综合监控系统是当前地铁项目建设的标配,若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可能会在后期安全运营中埋下安全隐患,引发各种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本文结合现有地铁的综合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对信息安全以及防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信息安全的策略,以从不同层面提出详细的信息安全监管系统设计方案,从而进一步保障地铁良好运行。  关键词:地铁;信息安全;综合监控;监管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国内配电线路运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项目开发建设初期就加强配电线路设计的质量控制,以期提高后期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配电线路的基本过程,同时系统地阐述了配电线路设计要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设计  1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的技术发展进程,总结发展进程中表现出的问题,从系统结构以及集成方案两个方面分析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的设计情况,以某矿区为例,简单介绍此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问题;设计与应用  1、引言  井工煤矿生产条件复杂,开采环境恶劣,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严重。频发的安全事故、严峻的安全形势和方心未艾的能源革命,推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建筑业更是领跑各行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建筑用地越来越少,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问题。可是,高层建筑存在大量火灾隐患,如果发生大火就会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将简单分析高层建筑火灾致因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火安全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某省为例,分析10kV电网配置现状,提出10kV 电力配网工程的设计和10kV 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建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10kV;电力配网工程;系统;设计  前言: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通过电力公司加强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供电效率与质量。为了更好地满足电力配网工作管理需求,就需要持续研究10kV电力配网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