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加强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做到“以人为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德育真正入人心。
  关键词:中职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 德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
  G641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德育课程,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关系到中职学生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否顺利融入工作中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法,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道德与法律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已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的形势,笔者在备课组的集体努力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革和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在此我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的体会。
  一、 学情分析,“对症下药”
  大部分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钻研精神,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而外界诱惑非常大,他们热衷于手机游戏、网络电影、追星、享乐等,根本无心学习,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究其原因:第一,有部分中职学生来自特殊的家庭,如他们有的是来自单亲家庭,有的是留守儿童,还有的是来自父母过于用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的家庭。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养成了自卑的心理、爱说谎、不爱学习的坏习惯。第二,随着中职学校这几年的扩招,教师数量有限,工作任务重,有部分教师不去钻研教材和教法,实行“填鸭式”教学,这样导致这些不爱学习的中职生的厌学情绪更加严重,师生关系不融洽。针对以上情况,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必须对症下药,尤其是德育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
  二、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法的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德育环境
  中职学校的德育应具有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通过实践教学和接触社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德育环境,应把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学生健康成长紧紧结合在一起等三个鲜明特色[1]。我任教的是护理专业的学生,为了创造一个好的德育环境,第一单元“习礼仪 讲文明”我是选择在学校的礼仪化妆室上的,这里有镜子、凳子、化妆品等简单的实物。在讲授第二单元“知荣辱 有道德”中的第七课 “恪守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时候我选择在护理实训室进行教学,这里有治疗床、呼吸机、人体模型等,充满了护理文化气氛,营造了一个护理职业环境。在讲授第五单元“自觉依法律己 避免违法犯罪”中的第十九课 “非法行医罪和医疗事故罪概述”时,我邀请了妇幼保健院的朱医生协助我的教学。
  2.合理分组,新课导入
  我任教的是护理专业,每班有55人左右。我首先随机把学生分成五到六组,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做适当的调换,保证每组有三到四个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并且让学习、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但是组长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随时更换。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有效導入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高涨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所需,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来。
  在讲授新课时,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导入。第一,用音乐导入,活跃课堂气氛。在第一课 “个人文明与文明”的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歌曲《我们是青年文明号》;在第八课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好公民”的时候,我以《八荣八耻》这首歌拉开了序幕;在第十五课 第二节“ 护士职业 法律规范概述”中,我播放了于文华老师的MTV《白衣天使之歌》。 第二,用案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故事导入,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地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丰富地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3.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在教学原则上采用围绕主题文化进行交流的观点,强调有意义的学习,自主学习[2]。导入新课后,我会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形式的小组讨论环节,如案例讨论、问题讨论、观看视频后讨论等。小组讨论时,不能流于表象,有的学生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沉默不语,这样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当我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后,首先由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每个组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使得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然后大家一起再来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进步。
  4.师生双向互评,促进教学发展
  小组合作讨论后,进行师生双向互评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公平、公正、全面为准则,以表扬为主,树立优秀的典型,这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管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以真实为中心,以发展为方向,有意于教师对各方面作出的改革,这样教师就不断的努力钻研新教法,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师生双向互评,是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是顺应师生心声的举措[3]。
  5.教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為了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教师有必要利用3到5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小结,然后再进行布置作业,为下一次课做好预习准备。
  三、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法的初步效果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常常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发展;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把以教师的“教”为主变为了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多想、多做,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让学生做到:我想做—我会做—我要做。对我校近两年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各个医疗机构一致认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鸭萍.中职学生的现状之分析. http://www.doc88.com/p-098202207097.html
  [2]赵延亮,杨国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6月第5卷增刊
  [3]李惠茹,师生双向互评 促进教学发展[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5期
  作者简介:黄铁英(1973-),女,广东和平人,河源市卫生学校公共基础学部政治教师,从事政治教学19年。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着教育多元化的新形式,近年来许多普通高中都增添开设了美术特长班。在这些美术生面前,语文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比之其他学科肩负的任务要重,面临的困难更多。所以说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潜能进行教学,决定了教育的成败。在美术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即教师要针对他们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找到适合他们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业成绩。  关键词:美术生;语文教学;因材施教  G633.3  当
为弥补福建省黄山松天然林常用林业数表,通过收集福建省黄山松天然林生长适宜地区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编制了黄山松天然林材积表、材种出材率表、收获表,建立了基于间隔期的生长收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热爱数学,便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了小学数学生活化对学生的重要性,又例举了几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学;生活实际;联系;途径;策略  G623.5  小学是人开始系统化教学的起点。小学生对学习并没有主观意识上的排斥,这个时候教师的准确引导就变得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在学识上没有
摘要:在数学研究中,不等式的探究乃至不等式的推演是很常见的,对简单不等式的证明能够根据作差或作商或与1作比较处理.碰到较为复杂的不等式运用高等数学的方法探究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以不等式证明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对不等式证明的概述进行了阐述,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探究了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不等式;证明;若干方法  G634.6  一、不等式证明的重要性  数学是大家对客观世界定性掌握和定
摘要:虽然汉语教学已经走进了新疆少数民族教学的课堂中,少数民族的学生也能在生活中和交流沟通中使用汉语,但是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例如他们在书面表达的能力有所欠缺,在进行书面写作的层次比较低。通过对新疆地区的汉语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找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让少数民族的汉语课堂变得更加的完善,学生的汉语能力更强。  关键字: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H19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毛榉科植物,为落叶乔木,在我国有非常广泛的种植,以华北和长江流域各地栽培集中,产量居世界第一,达到全世界板栗产量的60%以上,近年来,板栗果肉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