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及周缘龙马溪组热页岩特征及高U值成因

来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北非地区下志留统热页岩相对应,在四川盆地及周缘龙马溪组底部同样发育了一套大面积分布、高伽马值、高放射性的热页岩,综合利用钻井、测录井以及地化等资料,在建立该套热页岩的识别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热页岩发育特征、高U值成因的研究,并探讨了该套热页岩在页岩气勘探中的意义。结论认为:第一,区别于北非地区利用GR值划分热页岩,四川盆地及周缘利用页岩的密度和铀值能更好的将龙马溪组热页岩(TOC≥2%)识别出来,通常热页岩的密度小于2.62 g/cm~3,铀值大于8.5×10~(-6);第二,发现四川盆地及周
其他文献
测井资料质量控制为储层预测提供保障。龙凤山营城组声波和密度曲线失真较为严重,为提高测井曲线质量,以LBl井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井径曲线结合密度和声波的交会图版判断出
渝东南地区观音桥段为一套赫南特期形成的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海平面和古地貌控制是影响地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上覆、下伏层均为深水沉积的黑色页岩,岩相上的改变表明沉积环
由于煤储层端割理和面割理发育的特点,压裂容易形成复杂的裂缝形态,常规双翼裂缝模型并不适用于煤层气压裂设计优化。为了提高煤层气整体压裂开发效果,提出了煤层复杂裂缝等效渗
以丙型水驱特征曲线为例,推导了在合理注采关系下的阶段水驱指数和阶段存水率与含水率的理论表达式,用于分析评价油田的注水开发效果,为油田制定下一步的开发调整措施提供理
油水相渗曲线是多相渗流和驱替分析中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实验室常规的相渗曲线测试往往不能满足地层的温度压力条件,如何正确地获取代表实际储层温度条件下的相渗曲线仍存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