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公路桥梁项目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部分, 路基的稳定性和压实程度决定着路面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持久力, 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设后期路面的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路基填筑材料和路面压实条件, 因此, 施工中改进填筑方式和压实条件是进行科学施工、保证路基建设质量、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探讨了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行车辆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压力的加重,对道路建设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等方面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就当前来说,我国在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路基的层次结构建造的不合理,使得公路桥梁工程的载荷能力下降
路基的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建设过程,主要的两大层次结构是路基土和路基底基层及基层。现今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的层次性建设还缺乏足够的细分,往往对层次的划分不明显或者是划分的不合理。
2、路基的渗水能力差,缩短了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建设绝不仅仅是保证其密实度和坚固性那么简单,路基的渗水能力也是路基工程建设的重要质量指标。
3、路基的整体密实性分布不均匀,致使路面的平整性下降
由于施工中填筑路基的材料存在质的区别和压实的程度不同,往往致使路基的整体密实性有高与低的差别存在。在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由于受力能力不同,导致了地面平整性下降。
4、公路桥梁工程路面平整度不够
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路基层的平整度和路面层的平整度。路基层的平整度不够,直接导致了路面层的铺设厚度不同,投入使用以后不久就会出现平整度严重不一的现象。其作用原理主要还是整体密实性的问题。不过这里所突出的是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
5、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差,导致的路面层平整度的下降
路面层铺设多为混凝土浇筑或者是沥青铺设。由于混凝土拌料不均匀或者是摊平、压光环节处理的不妥当等等原因多会造成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不一,最终表现的形式就是路面不够平坦。当然,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绝不仅是以上列举的几点,在此就不做一一的叙述了。
二、路基路面施工的技术
1、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的填筑
填筑前先要做好路床的清理,清理干净路基范围内的树头、树根、杂草、腐植土、软土淤泥以及垃圾等,树穴、厕穴宜采用砂砾回填,然后要注意土质,尽量选用塑脂<20%,液限<40%,含砂>50%的土,要分层填筑,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分层厚度约为30-40cm,控制在含水量进行碾压,尽量达到最大密实度。填筑按填土顺序可分为分层平铺和竖向填筑。分层平铺有利于压实,要注意:不同用土水平分层,保证强度均匀,为防水毁,透水性差的用土填在下层,表面成双向横坡。为保证强度均匀,防止变形,同一层次不同用土时接搭处成斜面。以下施工是错误的:无水平分层,反坡积水,夹有粗大石块、土块以及有陡坡斜面等。竖向填筑是沿路中心线逐步向前深填的方法。竖向填筑要注意密实程度,施工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选用振动式或锤式夯击机,选用沉陷量较小及粒径较均匀的砂石填料,路堤全宽一次成型,填筑时尽量采用混合填筑,即下层竖向填筑,上层水平填筑,如有必要可考虑采用地基加固的注入、扩孔或强夯等措施,以保证密实程度。
(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碾压机具和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和配置碾压机具。然后根据机具性能,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根据气候情况确定),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遍。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 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3)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路基排水。为防止和控制路基受水侵害而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降水及雨雪形成的地面径流)及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及层间水等)的系统。路基排水的任务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到工程容许范围内以保证路基稳定的工作状态;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
2、路面施工技术
(1)石料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石料(碎石、砂)、填充料。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能用于道路建设。因此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施工中在加强对施工单位原材料自检以及监理单位抽检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了技术服务单位平行检验与质量稳定性评价试验,如及时进行石场或料场各规格料的表观密度、筛分、针片状、软石含量等指标的检验。沥青是最关键的材料,应直接从厂家订购,沥青标号一般设计文件都有明确要求。
(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解决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应首先从目标配合比设计开始。增加粗集料比利可提高混合料抗高温性能,但也增加了施工离析的风险;反之,细集料比例变大,虽施工均匀性较好,但抗高温性能损失较大。本工作尽量提前,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和数量。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况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3)沥青混凝土拌和
首先是选好拌制设备, 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使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合格的拌和站应当能够对自动进行、完成整个拌制过程,能够分析数据、计算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站位置应当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运输车从拌和站到施工地点运料时间不大于60 分钟。
(4)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施工段尽量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摊铺前提前将熨平板预热15~20min,使其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开始摊铺时,逐车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应不低于130℃。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及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热料仓的贮料数量、运输距离、配备的运输车及压实能力来综合考虑, 保证使摊铺能匀速不间断地铺筑。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工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熱混合料上操作,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施工技术的进步。更好的为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贺光俊.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117.
[2] 白贵平.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7).
[3] 何江冰.刍议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 经营管理者. 2011(08).
[4]信小龙.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
关键词: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行车辆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压力的加重,对道路建设各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对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等方面的施工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就当前来说,我国在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1、路基的层次结构建造的不合理,使得公路桥梁工程的载荷能力下降
路基的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建设过程,主要的两大层次结构是路基土和路基底基层及基层。现今的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对于工程的层次性建设还缺乏足够的细分,往往对层次的划分不明显或者是划分的不合理。
2、路基的渗水能力差,缩短了工程的正常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建设绝不仅仅是保证其密实度和坚固性那么简单,路基的渗水能力也是路基工程建设的重要质量指标。
3、路基的整体密实性分布不均匀,致使路面的平整性下降
由于施工中填筑路基的材料存在质的区别和压实的程度不同,往往致使路基的整体密实性有高与低的差别存在。在工程投入使用以后,由于受力能力不同,导致了地面平整性下降。
4、公路桥梁工程路面平整度不够
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路基层的平整度和路面层的平整度。路基层的平整度不够,直接导致了路面层的铺设厚度不同,投入使用以后不久就会出现平整度严重不一的现象。其作用原理主要还是整体密实性的问题。不过这里所突出的是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
5、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差,导致的路面层平整度的下降
路面层铺设多为混凝土浇筑或者是沥青铺设。由于混凝土拌料不均匀或者是摊平、压光环节处理的不妥当等等原因多会造成路面层的整体密实性不一,最终表现的形式就是路面不够平坦。当然,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绝不仅是以上列举的几点,在此就不做一一的叙述了。
二、路基路面施工的技术
1、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的填筑
填筑前先要做好路床的清理,清理干净路基范围内的树头、树根、杂草、腐植土、软土淤泥以及垃圾等,树穴、厕穴宜采用砂砾回填,然后要注意土质,尽量选用塑脂<20%,液限<40%,含砂>50%的土,要分层填筑,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分层厚度约为30-40cm,控制在含水量进行碾压,尽量达到最大密实度。填筑按填土顺序可分为分层平铺和竖向填筑。分层平铺有利于压实,要注意:不同用土水平分层,保证强度均匀,为防水毁,透水性差的用土填在下层,表面成双向横坡。为保证强度均匀,防止变形,同一层次不同用土时接搭处成斜面。以下施工是错误的:无水平分层,反坡积水,夹有粗大石块、土块以及有陡坡斜面等。竖向填筑是沿路中心线逐步向前深填的方法。竖向填筑要注意密实程度,施工中应采取必要措施。选用振动式或锤式夯击机,选用沉陷量较小及粒径较均匀的砂石填料,路堤全宽一次成型,填筑时尽量采用混合填筑,即下层竖向填筑,上层水平填筑,如有必要可考虑采用地基加固的注入、扩孔或强夯等措施,以保证密实程度。
(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碾压机具和方法是保证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和配置碾压机具。然后根据机具性能,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并将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比最佳含水量大(根据气候情况确定),先静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遍。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 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3)路基排水
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路基排水。为防止和控制路基受水侵害而设置的拦截引排地表水(降水及雨雪形成的地面径流)及地下水(上层滞水、潜水及层间水等)的系统。路基排水的任务是把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含水量降到工程容许范围内以保证路基稳定的工作状态;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
2、路面施工技术
(1)石料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石料(碎石、砂)、填充料。材料质量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合格的材料绝对不能用于道路建设。因此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非常重要,施工中在加强对施工单位原材料自检以及监理单位抽检的基础上,同时开展了技术服务单位平行检验与质量稳定性评价试验,如及时进行石场或料场各规格料的表观密度、筛分、针片状、软石含量等指标的检验。沥青是最关键的材料,应直接从厂家订购,沥青标号一般设计文件都有明确要求。
(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解决沥青混合料级配离析应首先从目标配合比设计开始。增加粗集料比利可提高混合料抗高温性能,但也增加了施工离析的风险;反之,细集料比例变大,虽施工均匀性较好,但抗高温性能损失较大。本工作尽量提前,有了配合比,就可以准确的确定材料的各种规格和数量。生产过程中,当进场材料发生变化,沥青混合料的况料级配、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及时调整配合比。
(3)沥青混凝土拌和
首先是选好拌制设备, 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使拌和站的生产能力与工程规模相互匹配,合格的拌和站应当能够对自动进行、完成整个拌制过程,能够分析数据、计算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和质量分析沥青混凝土拌和时要控制其温度、油石比及材料的级配。拌和时沥青的温度在160-170℃左右,由于常温的矿粉是与矿料同时加入的,为保证矿料的拌和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控制在175-190℃,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以拌和机为中心的沥青拌合站位置应当空旷、干燥、运输条件良好,运输车从拌和站到施工地点运料时间不大于60 分钟。
(4)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施工段尽量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摊铺前提前将熨平板预热15~20min,使其接缝处原路面的温度达65℃以上。开始摊铺时,逐车检测混合料的温度,应不低于130℃。调整摊铺机的振夯频率及振幅,使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80%以上的初始密度。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和热料仓的贮料数量、运输距离、配备的运输车及压实能力来综合考虑, 保证使摊铺能匀速不间断地铺筑。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厚度达到设计工求,上面层摊铺采用走雪橇方式控制摊铺层厚度和平整度,摊铺机安装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每天开始摊铺前,熨平板必须预热,预热温度不得低于70℃。人工修整时,不允许站在熱混合料上操作,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
结束语
为了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其施工技术的进步。更好的为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贺光俊.关于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5:117.
[2] 白贵平.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7).
[3] 何江冰.刍议路桥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 经营管理者. 2011(08).
[4]信小龙.公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