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谦卑中告别使命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首映式上明星簇拥、神情淡定的陈凯歌导演颇有王者归来的风范,但若是从《赵氏孤儿》本身的成色来看,这部品质平庸的电影似乎并不足以支撑如此盛大的排场。到场的媒体人士虽然竞相抓拍红毯上璀璨的星光,烘托一派热闹的气氛,但观影结束时无人鼓掌致敬的冷淡回应,倒似点破了一幅纸糊的金字招牌。
  如何重新诠释这个两千多年前“牺牲与复仇”的故事,使其能够在当代文化的背景下赢得理解与共鸣,并非一桩易事。身为中国古典文化底蕴最丰厚的电影导演,陈凯歌给出的答卷也并不令人信服。《赵氏孤儿》纠结于他自以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常识”上,力图将这个悲剧色彩与理想主义气息浓烈的传奇故事,依照今日市民阶层的价值观念回炉再造。陈凯歌尽力摒弃那些“不合常理”的义勇与忠诚,将拯救遗孤的行动解释为江湖郎中的阴差阳错与将错就错,更用葛优这个深入人心的市井象征,消解掉程婴原本“比求死更难”的求生之义——到头来大家都是好人,敌人神马的都只是浮云,复仇这么无聊的事其实不做也罢。
  观察陈凯歌导演二十多年的电影创作历程,或许可以用“史诗气质”的沉浮略作评判。在他初执导筒的上世纪80年代,也正是中国社会洋溢着理想主义情怀的时代,将普通人的生活升华为凝重的个人史诗,成为新崛起的“第五代”导演——特别是陈凯歌——最富于激情的电影实验。在影片《黄土地》中,“影片真正的被述体并不是八路军战士顾青采风的故事,并不是农家女翠巧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故事,甚至不是古老的历史悲剧自身,而是一种关于历史的历史话语,一种元历史,一种元语言。”(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在其影片《孩子王》中,一个知青教师在乡村学校里教书的故事被赋予了历史循环、人性抗争的恢宏背景;而《边走边唱》则通过一对盲人师徒对复明的渴望以及乡民对他们的膜拜,寓言式地表达陈凯歌对民族性的思考,这些虽然格局有限却思接千里的电影作品,奠定了陈凯歌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罕见地以电影的形式表述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层反思。
  随着陈凯歌在海内外电影界声名鹊起,他也展开了其艺术人生的第二阶段:以史诗式的电影手法表现史诗级别的电影主题,其代表作当然是为其赢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以程蝶衣、段晓楼两个京剧伶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呈现出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国运变迁。荡气回肠的悲剧故事以浑然天成的影像语言投映在银幕之上,令人悸动于那一时代陈凯歌及其同时代电影人的艺术激情。继《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沉醉于这番宏大的历史叙事迷思中,先后又拍摄了《风月》与《荆轲刺秦王》。前者再度以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一个家族的腐败与溃烂,后者则是陈凯歌艺术野心的一次大喷发: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性暗杀事件为蓝本,既稳固其精英电影大师的地位,更开拓大众投票的商业市场——虽然《荆轲刺秦王》以票房失利铩羽而归,但这部电影依然是十多年间同题材电影中最具思想性的一部,远胜于张艺谋的《英雄》和周晓文的《秦颂》。那时的陈凯歌也依然骄傲地宣称“我负有文化使命,我不是单纯地拍一部电影”。直到2005年《无极》的横空出世,才以一种闹剧的形式,结束了陈凯歌对“史诗”的执着固守。
  《无极》对陈凯歌在电影界地位的伤害,无论如何都不可低估。它令人看到一位“负有文化使命”的导演,如何因为对常识的匮乏而陷入了白日梦般的创作梦魇,而执迷于史诗的宏大表述更让这部所谓的“魔幻电影”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基本观照,以至于一个恶搞的网络视频便足以将这幅辉煌的画面撕得粉碎。陈凯歌在转瞬之间从令人高山仰止的大师沦为遭人嘲讽的小丑,这在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史上还是破天荒的;而陈凯歌在沉寂三年后拍摄出一部《梅兰芳》,也预示着他的又一次艺术转型。这一次,陈凯歌选择了“常识”,逐渐将盘踞在他头脑中的黄钟大吕封闭了起来。
  《梅兰芳》是陈凯歌意图从《无极》的泥沼中东山再起的翻盘之作,略有些投机地借助于《霸王别姬》残余至今的艺术荣光。然而与后者相比,《梅兰芳》放弃了陈凯歌曾经最擅长的东西——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隐喻和反省,即便是史诗格局的题材,也变现为现实主义的食色性也。特别是讲述梅兰芳在日占时期蓄须明志的段落,已经直白得仿若电视节目里的“真实再现”了。有人称《梅兰芳》是陈凯歌“谦卑的自我救赎”,但令人意外的是,到了拍《赵氏孤儿》时,陈凯歌的谦卑似乎更胜一筹。
  在当代,这部《赵氏孤儿》注定失落了理想主义的自信与高蹈,平添了观众们自我投射的自私与现实,在小心翼翼地向“常识”靠拢趋附的同时,还要承受娱记们对程婴与韩厥“断背关系”的嘲弄——因为“断背”也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
  当曾经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陈凯歌开始谦卑地告诉你:“一切都原谅,一切都理解,一切都宽恕”时,少年凯歌所代表的电影纯真年代也已落下了帷幕。★
其他文献
中国应考虑成立"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纳入,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如果吃了不该吃的、拿了不该拿的,老百姓就可能会吃上不该吃的,花上不该花的。”这位竞选干部富于个性的话语,通过电视直播,传到更多南京民众的耳中    16名“公众人物”一大早就来到了南京电视台演播厅。  这是2008年3月27日,一场电视PK秀等待着他们的参与。  但PK的主角并非“超女”,或者“快男”,而是竞选这个省会城市四个政府职能部门正职的干部。    以问候领导开场    刁仁昌脱稿演讲完
对于上海来说,世博会不单单是一场发生在家门口的科技与文化展览,它是世界对于上海的一次全面检视。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这座城市吞吐了超过七千万游客。这些人为了世博会进入上海,轻触到这座城市后随即离开,再将浅或深的体验传播出去。  从中国各地涌来的参观者们看到了科技的奇观也见识了令人绝望的长队,外国的客人们惊艳这座远东的城市也领略了中国转型时期令人尴尬的国民素质。  从筹备到结束历时5年多的上海世博更像
两年来的债务纠纷,把陈富超逼到了海珠桥顶。他试图通过生命的赌注来换取债务纠纷的解决,五个小时,城市里数万人受阻,矛盾僵持。  三分钟,老人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公众麻烦的制造者,也触怒了公众的道德底线    清晨7点,这座古老的桥苏醒了。在趋密的车流中,它将迎来每日的早高峰。  这是5月21日的广州。  这座桥连接着海珠和越秀两个城区,在那里已经有76年了。海珠桥,是这个城市中心的大动脉,每
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天然地抗拒“接班人”这个字眼,就像第二代企业经营者们天然地抗拒“富二代”这个字眼一样。  当“中国第一民企”华为因为交接班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任凭媒体和公众如何猜测,任正非依然如过往一般只是“技巧性”地将内部讲话流传于网络——“华为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而对于华为到底将由谁来接班、任正非如何挑选接班人的问题,任正非依然并不直言。  只是时势逼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们将迎
“你们开盘怎么不早点提前通知我,就算是赶飞机赶火车,我一晚上也赶不过来啊。”10月10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公交颠簸后,李磊来到了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的中粮万科长阳半岛的售楼部,还未坐定,他就向售楼小姐抱怨起来:因为十一假期回了趟广西老家,错过了长阳半岛三期开盘。  到了售楼部,李磊得知,三期开盘当天所有房源就已经全部售完。无奈之中,李磊只能等待四期开盘,一旁的女友也在埋怨他:“去年三环边还有百万元的
大病救助值得推广    从今年起,石家庄市财政每年至少出资20万元建立慈善医疗救助基金,用于救助因大病或是意外伤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这意味着,民政救助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只救助受“天灾”人员。  虽然20万杯水车薪,但作为一项制度创新,无疑有其积极意义。事实上,近年来因病致贫现象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这是农村居民常说的一句顺口溜。  近年来,我国
2010年11月24日,中国资历最老的外交家黄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追溯黄华的外交经历,称之“资历最老的外交家”他应当之无愧:1949年前,他是延安和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外交的“在场者”;1949年后,他是中共外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并且在外交领域供职毕生。他的外交生涯伴随着中共三代领导人走过,他的名字就成为外交史上的缩影。    助成《红星照耀中国》    1913年初,黄华出生于河北省磁县一
从某种角度来看,四川省发生的事,像是中国水资源现状的一个缩影    “中国南方不是缺水,水资源是有的。它是局部地区水开发强度太大了,超承载引起的缺水和水质污染引起的缺水。”著名的水资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昌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这一点,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政水资源局副局长杨永德时,得到了印证。杨永德说:长江不存在缺水的问题,水资源总量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定《工资法》,或者制定《公务员工资法》,其实是一个可行的路径,通过这个法律,为公务员工资确定一些基本原则  今年3月份人大会议期间,30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一份议案,认为当前中国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发放随意性大、缺乏法律依据,部分行业企业工资水平过高,高管年薪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制定《工资法》予以规范。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此议案作出回复称,该部正在组织研究拟订公务员工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