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阳性父母告知儿童干预研究效果分析

来源 :应用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艾滋病阳性父母告知儿童干预研究“把心说开,把爱说大”的效果,为指导父母分阶段告知儿童提供经验.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广西4个市、12个县(市)40个诊所中招募了791名艾滋病阳性父母及其1名不知道父母感染、年龄在6~18岁的孩子(儿童)进行干预研究.在基线调查后,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父母进行告知课程培训,对照组父母接受营养课程培训.随后每6个月一次,共进行36个月随访.结果 对干预组403名、对照组388名父母分别进行了告知、营养课程培训,第6次随访率为87.3%.从第1次随访(6个月)开始,干预组父母告知阶段平均值呈增长趋势,干预组告知阶段平均值高于对照组.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第2次随访(P=0.021)及第6次随访(P=0.004)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告知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显示,从第1次随访(6个月)开始,干预组父母告知的自我效能、好处、态度、意愿平均值均呈增长趋势,同时干预组父母告知风险及告知焦虑呈下降趋势.混合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干预组父母在告知自我效能、好处、风险、态度、意愿、焦虑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从第1次随访开始,干预组父母有更积极的告知态度(P=0.005),认为告知有更多的好处(P=0.026)及更强的告知意愿(P<0.001),同时,干预组父母认为告知具有更低风险(P=0.029),告知焦虑程度也更低(P<0.001).两组间告知自我效能差异由第3次随访开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 干预组呈现出有效地帮助父母告知适龄儿童或制定适合儿童发展阶段的告知计划.制定适应当地文化和特点的、适合儿童发展阶段、以理论为指导的阳性父母告知儿童干预相关手册,培训医务人员,结合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随访管理,对阳性父母进行告知培训,有利于帮助父母有计划地告知子女感染状况,但也需关注社会心理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综合指数法评估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工作场所中苯及苯系物职业健康风险,为该企业工作场所苯及苯系物风险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以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涉及苯及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