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8岁的戚木木是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她看上去很硬朗,一说到飞行的话题,便会滔滔不绝,谁也看不出她身患疾病,特别是由于当年飞行时精神高度集中落下的头部神经性疼痛,她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克服这种病带来的痛苦。
1949年7月,从义乌大成中学毕业的戚木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华东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2月,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51年初,她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校学习飞行,戚木木成为14名学习飞机驾驶中的一员。
当时,航校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营房破旧,飞机紧缺,连航空材料和油料的保障都很困难。在这种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她们以“为妇女争气,为祖国争光”为口号,睡大通铺,吃高粱米,克服重重困难,仅仅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学业,飞上了蓝天。
1952年1月,戚木木和她的姐妹们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空军13师运输部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1952年3月8日,她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起飞典礼,并作为第一批女飞行员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她无比激动地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我们培养成飞行员,是人民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只有在新中国,妇女才有广阔的道路,我们一定要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奋斗终生!”她们分别驾驶6架飞机飞上蓝天,组成严整的队形,从西苑向东经卢沟桥、三河、通县直飞北京城区。据说,在飞机掠过中南海的时候,正在工作的毛主席走出菊香书屋,他抬头仰视蓝天,向她们挥挥大手。
同年3月24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了戚木木等第一批女飞行员,并合影留念。毛主席还鼓励大家说:“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要当表演员。”这句话成了新中国女飞行员代代相传的座右铭。过后,她将上述珍贵的照片寄给妈妈,并在信中这样写道:“妈妈!我太幸福,太高兴了,我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啦!”
1956年,戚木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辗转几个单位最后调入丽源公司日化三厂,她将部队的作风带到了地方,先后在制造车间、供应科、三产工作,为企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工作中尽显“女飞人”的风采。她于1988年离休,曾担任北京市朝阳区多所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责编:孙展)
1949年7月,从义乌大成中学毕业的戚木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华东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12月,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1951年初,她被选送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七航校学习飞行,戚木木成为14名学习飞机驾驶中的一员。
当时,航校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营房破旧,飞机紧缺,连航空材料和油料的保障都很困难。在这种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她们以“为妇女争气,为祖国争光”为口号,睡大通铺,吃高粱米,克服重重困难,仅仅用了七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学业,飞上了蓝天。
1952年1月,戚木木和她的姐妹们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空军13师运输部队,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
1952年3月8日,她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起飞典礼,并作为第一批女飞行员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她无比激动地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把我们培养成飞行员,是人民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只有在新中国,妇女才有广阔的道路,我们一定要为新中国的航空事业奋斗终生!”她们分别驾驶6架飞机飞上蓝天,组成严整的队形,从西苑向东经卢沟桥、三河、通县直飞北京城区。据说,在飞机掠过中南海的时候,正在工作的毛主席走出菊香书屋,他抬头仰视蓝天,向她们挥挥大手。
同年3月24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了戚木木等第一批女飞行员,并合影留念。毛主席还鼓励大家说:“要训练成人民的飞行员,不要当表演员。”这句话成了新中国女飞行员代代相传的座右铭。过后,她将上述珍贵的照片寄给妈妈,并在信中这样写道:“妈妈!我太幸福,太高兴了,我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啦!”
1956年,戚木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辗转几个单位最后调入丽源公司日化三厂,她将部队的作风带到了地方,先后在制造车间、供应科、三产工作,为企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工作中尽显“女飞人”的风采。她于1988年离休,曾担任北京市朝阳区多所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