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与和谐社会的建构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认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这是独具慧眼的忠言,也是振聋发聩的警示。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性危机,走出生存困境,进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线索,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建立一个科学、民主、公正、和平且能永续的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也应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坛出现的情态异乎寻常:先锋诗渐渐走火入魔,远离群众,失去读者;传统诗词重新崛起。为了摆脱新诗的困境,为了改变新诗史上一腿长(自由诗)、一腿短(新格律诗)的畸形面
在向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时代,为了保持与人民血肉相连,文艺应该与时俱进,关注现实,不回避现实生活中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矛盾和裂变,着力表现在重大冲突中涌现出来的时代英雄以及在他
图书工作室与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是当前出版业竞争的焦点之一。图书工作室借助体制优势,与出版社在人才、出版资源和图书选题等方面展开了有力竞争。这种竞争无疑对出版社的生存
在被誉为现代保守主义圣经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采用与启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设计,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以及对启蒙哲学抽象权利观的批判,展示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保守主义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