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远洋渔业船员远航期间心理状况的变化,为进一步综合调查和制定心理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sRSS睡眠问卷、李超平教授修订的MBI-GS职业倦怠量表及应付方式量表分别于航行前3 d、航行3个月、6个月及航行后7 d时,对远洋渔业船员进行重复性横断面团体问卷抽样调查和分析,并与我国成人常模进行比较,再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远洋渔业船员航行前3 d SCL-90量表评分与我国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航3个月后,远洋渔业船员群体心理状况明显低落,其10项因子和SCI-90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出航前3 d和返航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航行6个月时较3个月时评分进一步提高(P<0.05)。远洋渔业船员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睡眠不稳、恶梦夜惊、服药情况及睡眠状况总分等项目评分明显低于成人常模和远洋海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远航3个月后,远洋渔业船员群体职业倦怠量表3个维度及倦怠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出航前3 d和返航后7 d(P<0.01),且在航行6个月时较3个月时倦怠评分进一步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4个应对方式项目中,远洋渔业船员仅仅烟酒解脱方式比成人常模高,其他的应对方式得分均低于成人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远洋渔业船员的心理状态在远航3个月后明显低落,在6个月时进一步加深。远洋渔业船员群体远航期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