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持续牵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复位及防止再移位的新术式。

方法:

采用掌骨持续牵引治疗12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结果:

由于克服了前臂肌肉的作用,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

该法简单、安全,且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鞘内肌腱损伤修复后的愈合机制,以期为防止粘连提供一新的途径。方法:应用鸡趾鞘内屈肌腱横断修复模型,不同时间组取材,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腱愈合细胞参与形态学的过程。结果:鞘内肌腱具有自愈能力,自身细胞可分裂增殖并分泌胶原及基质,腱内膜和束内细胞,术后即表现出桥接吻合口活性,腱外膜细胞5天开始迁移,10天达高峰,15天后吻合口出现成熟胶原纤维。两残端间距离小,以腱内膜和束内细胞参与为主,否
目的:为腕月骨摘除后,应用带蒂豆状骨植入与腕骨间融合术联合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只离体上肢标本,在摘除月骨前、后及植入豆状骨以后,行舟骨-头状骨(scaphoid-capitate S-C)融合及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scaphoid-trapzoid-trapezium S-T-T)融合,在持续缓慢加载下,采用电阻应变片测定各腕骨的应力。结果:(1)腕骨完整时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抗菌能力和临床修复感染创面的应用。方法:以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传统的岛状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1989年起临床应用5例,创面彻底清创后用吻合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抗菌力虽低于传统皮瓣,但仍可用于修复
期刊
目的:介绍临床应用游离足趾、甲瓣移植再造拇手指的实践经验。方法:1988年起,应用游离足趾、甲瓣及甲瓣加第2跖趾关节联合移植等多种方法,再造拇手指42例45指。结果:除1例失败外,其余全部成活,成活率达98%(44/45)。23例经1~2年随访,患者对再造拇手指的运动、感觉和外形,自我满意率达78.3%(18/23)。结论:在选择再造拇指的术式时,如游离足趾、甲瓣、跖趾关节或带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等
目的:通过对乳鼠坐骨神经条件培养基的研究,了解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静脉桥接10mm缺损的鼠坐骨神经,静脉腔内注入用Askanas〔1〕植块法得来的乳鼠坐骨神经条件培养基(实验组),对照组则注入单纯的培养液。术后8周、12周进行电生理、光镜及图象分析的研究。结果:实验组再生神经的传导速度、有髓神经纤维数及再生有髓纤维直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乳鼠的坐骨神经培养基可引导并促进坐骨神经在静脉管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在药物舒张离体大鼠颈总动脉中的作用。方法:鼠血管环被悬挂在含20ml Krebs液的浴槽中,测定血管环对药物反应的等长收缩张力。结果:实验显示乙酰胆硷(ACh)、三磷酸腺苷(ATP)、硝普钠(SNP)和酚妥拉明(Phe)使内皮完整的颈总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去除内皮后,ACh和ATP的血管舒张作用消失,而SNP和Phc的血管舒张作用无变化。内皮依赖性舒张因子抑制剂美蓝可使内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89~1994年,共收治16例陈旧性腕舟骨腰部骨折,随机分成桡骨茎突切除加植骨组7例(A组)和桡骨茎突切除加带桡动脉茎突返支的桡骨骨膜移植组9例(B组)。通过3~28个月随访,比较其骨折愈合率和腕关节功能的改善。结果:B组骨折愈合率达100%(9/9),明显高于A组的57.1%(4/7),P<0.05。腕关节功能:B组9例中,8例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