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ang_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新教育时代的到来,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重视常规文化课,也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其适应新的时代。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使命。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展开相关分析并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信息素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培养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方法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和帮助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者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和研究的实践者,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仔细研究新课改内涵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创新
  课堂教学中,注重把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在经验中认知,从体验中感悟”的学习情境,使得信息这门抽象的学科知识更加具体化、生活化、鲜明化、从而降低了知识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四年级scratch编程《小猫散步》一课中,小猫走路不自然引出“切换造型”的知识点。小猫走到边缘反方向走的时候,倒立走路不合常理引出“碰到边缘就反弹”,根据生活经验,如果我们要跑快点呢,如何调速度?如果多一个角色一起比赛呢?这些生活经验让学生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引出无限可能的作品。
  小组交流,在合作中创新
  合作学习,一方面让小组内不同学生间的头脑风暴,碰撞出灿烂的思维火花。
  例如,笔者教授的拓展课《龟兔第二次赛跑》,小组讨论确定故事情节的发展,利用PPT的自定义动画等,创作第二次赛跑中发生的各种故事。另一方面,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宽松的环境中相互支持和配合,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有趣,使他们都在发展中有所创新。学习从来不是步调一致的,肯定会有的学生“先跑”,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后跑”或者“跑不动”的学生,跟着大队伍慢慢的跟上节奏。
  鼓勵个性,在愉悦中创新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感受、个性特点放在第一位,通过不断的展示其中一个亮点,鼓励学生个性创作。
  例如,在四年级scratch编程的 《猫抓老鼠》这一课,有些同学不喜欢这个角色,把角色换成了幽灵抓人,场景也变了,展示这个亮点后,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警察抓小偷、老鼠追大象、妈妈打孩子等,各种故事素材灵感就来了。
  在不同故事素材中,学生为了让故事更具有个性,有的适当的增加了其他的角色;有的在不同场景中增加了其他的静物;有的结合之前学的对话,加入了很多诙谐的语言……通过展示作品的某一亮点、点评等形式,让学生的心情非常愉悦,并且在愉悦中,迸发出灵感。
  在瑕疵中拓展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有作品失败或有瑕疵的时候,教师这个角色就非常的重要,通过展示学生失败作品,引起大部分学生的重视,并且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通过对有瑕疵但是想法有亮点的作品,提出表扬,并以此为基点拓展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新课程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如果教师不能够常教常新,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因此,我们还应该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教师。通过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提供有利参考。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
其他文献
新生儿窒息系指婴儿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原因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在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在数分钟后仍有呼吸抑制,未能建立规律呼吸,多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
2017年6月19日,中国PROFIBUS&PROFINET协会(以下简称PI-China)在北京举办了题为"面向未来,PROFI NET创新之路服务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本次论坛举办之期恰逢第29届PROFIBUS&PROFINET
摘要:本质上,英语课堂的实效性正是学生学习的可实践性,即学生在更大程度上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而非被动或被迫学习。也就是说,应当通过实现教育的渗透性,扩大英语学习的影响范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策略;英语;课堂;实效  英语作为世界第一通用语言,历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具有无可撼动的重要地位,这也是素质教育改革开展以来,出现各种创新
我从1988年至今将断冠再接术用于临床认真观察14例,一般效果良好。其中3例牙冠破坏失败,1例因切缘部分缺损,在断冠再接术后,行开面冠修复。
音乐是一种听觉意象,是用声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