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街道空间的人文品质——以长沙市城市现状为例

来源 :中外建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t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然而发展的高速度,往往也易于带来发展的盲目性。如果从“人文”、“民生”的角度来品味我们这些年建设的得失,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就会发现真正成功的旧城改造决不是简单的革旧鼎新,而是城市特色的保护,城市内涵的发掘,城市人文与时代精神的结合。长沙市城市建设中人文品质缺失在于整体性的缺乏和肌理性的无序。人文原则屡面的整合对策是充分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以整体观念有序组织创造景观序列: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性发展。强调可适应性。
其他文献
21世纪的教育建筑有其特定的性格,处理好校园建设与环境,地形的关系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杉达大学光彪学院方案设计的分析,梳理,阐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建设基地特征进行建筑创作的设
从建筑“功能空间、附属空间”等视角,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的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夯析与归纳,提出“合院空间、飘浮空间”等8种生态与形态共辉的空间形式语言。
<正>~~
期刊
2006年,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有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件是首都北京通过采取一系列交通管制措施,顺利地确保了北京于2006年11月初举行的首届中非经济合作领导人峰会的召开,另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