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在土壤与肥料中的运用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studio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植酸无论是在土壤中运用还是在肥料中运用,都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其中,在土壤中运用,最突出的效果就是改善土壤质量,尤其在退化土壤中运用植酸,能够逐渐恢复土壤修复能力,使土壤中养分逐渐丰富,为植物种植与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而在肥料中运用植酸,可提高肥料利用率,使绿色肥料全面发挥出自身运用效果,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植酸;土壤;肥料;运用
  现代化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水平提升有直接性影响,也使我国农业部门意识到农业发展必要性与重要性,在各方面均加大实施力度。其中,就包括对植酸运用,结合各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全面分析,通过植酸运用对土壤、肥料产生积极影响,并借助植酸运用改善土壤质量与结果,提升肥料实施效果,使植酸广泛應用在各地区农业发展中,加快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脚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水平。
  1  植酸在土壤中的运用
  1.1  土壤质量改善
  在土壤中运用植酸可改善土壤质量,主要影响因素是植酸中所含有的羧基,能够在运用过程中使其与土壤中的钙离子产生聚合反应,在此反应影响下,使植物根系出现了生理反应,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稳定性[1]。尤其在退化土壤中运用植酸,能够使土壤团粒结构逐渐恢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运用,使退化土壤结构受影响,土壤孔隙度越来越大,便于植物根部呼吸,使种植土壤具备较良好通透性,促进植物快速生长。
  1.2  土壤肥力增强
  因植酸其自身属于酸性性质,而土壤则属于碱性性质,通过植酸在土壤中运用,可使酸碱结合,有利于改善土壤中的酸碱度,确保土壤酸碱平衡。同时,还能使土壤中的钠离子减少,反而增加养分离子,使土壤肥力不断增强。并且,在植酸运用土壤实施环节中,还结合实施地区土壤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目的就是确保植酸运用对土壤整体情况产生积极影响,借助植酸酸性调节土壤中的酸碱平衡度,可满足各类农作物种植与生长要求,从而在农作物产量与质量方面突出植酸在土壤中运用效果与价值。
  1.3  生物活力提升
  因土壤中会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土壤中重要组成部分,可影响到土壤生物活力。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关系,土壤利用微生物进行改良;而微生物主要生存环境是土壤,那么在植酸运用过程中还能详细分析微生物与土壤之间关系,能够在植酸应用过程中使生物活力显著提升,改善植物根系生长环境。同时,经过植酸一段时间运用,还能使土壤中的菌类数量增加,使土壤中的养分元素更好地释放,全面提升土壤中蛋白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活性。
  2  植酸在肥料中的运用
  植酸在肥料中运用,可提升肥料实施效果,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肥料与营养成分,既增强植物自身生长能力,又能影响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对此,还需引起农业部门重视,在植酸在肥料中运用,要最好前提准备工作,包括运用地区土壤情况、实施肥料比例等,都能确保植酸对肥料运用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关于植酸在肥料中运用情况分析,我们主要从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四方面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2.1  氮肥
  众所周知,关于肥料实施,要结合种植物类别、生长情况、土壤内营养成分等各项因素全面分析,明确肥料实施时间、周期等,才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积极影响。一般情况下,农户会选择尿素、碳酸肥料,单纯对肥料实施无法确保肥料运行效果全面发挥出来。但是通过与植酸肥料混合运用,能够使肥料内各类物质受植酸影响,在土壤中顺利完成离子交换,提升肥料吸附能力,使肥料中的氮肥充足,确保肥料实施效果。
  2.2  磷肥
  磷肥实施,主要原料就是把可溶性的磷固定在土壤中,使植物根系更好地吸收磷肥。但是因土壤结构受损,使土壤结构失去稳定性,无法确保磷肥实施后植物根系全面吸收,最终导致磷肥大量流失。针对此情况,还需借助植酸实施先完善土壤结构,或是对土壤进行改良,恢复土壤以往磷肥吸收能力,然后,对植酸与磷肥使用量合理控制,能够使植酸快速分解磷肥,使磷肥实施到土壤中供植物根系吸收,并把磷肥中游离的铁铝离子完全固定,减缓磷肥转化速度,使磷肥在土壤中存留的时间延长,从而确保植物根系对肥料更好地吸收。
  2.3  钾肥
  利用植酸影响钾肥,主要是因为钾肥中的钾离子被分解,使植物根系对钾离子更好地吸收,并使土壤对钾离子储存,使钾离子在磷溶性土壤中依然可以缓慢流动,不会使钾完全固定在土壤中,失去钾肥实施效果。
  2.4  微肥
  微肥实施,主要考虑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需确保植物能够对养分离子更好地吸收,才能确保微肥实施效果。因植酸运用影响,可使微肥中较难溶解的微量发生络合反应,目的就是使微肥中的养分离子快速溶解,便于微量元素与植物吸收。此外,还使植物叶面、根部储存大量微量元素,从根部逐渐扩散到植物各个位置,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与质量。
  3  结语
  植酸因自身性质与特点影响,使其在土壤及肥料运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在土壤中运用植酸,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力、提升生物活力;在肥料中运用,也考虑到肥料具体元素,分别对氮肥、磷肥、钾肥、微肥实施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既满足各类农作物种植要求,又能为农作物各阶段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 苏群,孙磊,杜红,等.腐植酸肥料对茶园土壤改良的应用效果[J].磷肥与复肥,2019,3(1):40-42.
其他文献
摘要:植物病虫害作为一种重大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对农业以及林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问题;措施;方案  病虫害问题的产生元素有很多,面对不同的原因,要进行不同的治理方式。但有时由于病虫害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难题。如果采用错误的方法还可能会出现环境污染、
摘要:时代发展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发展经济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要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植物保护技术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生态农业的背景下,探索植物保护中的核心技术,并提出具体的施行措施,希望为农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物保护;核心技术;措施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从建国至今,党和国家
摘要:根据北镇市不同蔬菜作物布局,结合蔬菜生产施肥技术实际需求,示范推广最适用的技术模式。通过技术示范推广应用产生良好效益,加快了畜禽粪污、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转化利用,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了土壤质量,增加了作物产量,提升了产品品质。亩节本增效3%左右,增效益  1000元/667m2以上。  关键词:设施蔬菜;应用示范;效益分析  实施设施蔬菜生产
摘要:红薯的营养丰富,是同时具有易消化和抗癌等作用,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之一。在红薯种植的过程中,其抗力性能强,经济效益高,是许多种植户的选择。关键词:红薯栽培;成活率不高;原因分析;对策  在种植红薯的过程中,红薯苗成活率不高会增加种植的成本,也会红薯的产量。为此,要提高红薯苗栽植的成活率,保证红薯的经济效益。  1 红薯苗栽培成活率不高的原因  1.1 种植方法与技术当  种植地区土壤干燥,没有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林产业的发展也在不断攀升,果树栽培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想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解决果品食用安全问题,则还需要不断加大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力度,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深入研究,以便促进我国林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果树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而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种植作物之一,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居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但现如今,随着各地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土地被占用、污染。水稻种植业面临着耕地减少与需求增加的矛盾与难题,因此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实现与发展显得意尤为重要。  关键词: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水稻栽培技术;绿色;科学技术  水稻是我国居民的主要食物,其产量、质量直接影响着
摘要:感性素质是个体体验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一种能力。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民摆脱了贫穷和落后,但是农民的“获得感”并没有得以提升。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不文明现象多发,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农民却没有过上幸福舒心的日子,主要原因是农民感性素质没有提升。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行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感受体验能力,从而提升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摘要:白菜,别称:黄芽菜、大白菜。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及人们所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格高,已成为人们餐桌上四季不可缺少的食材之一。夏白菜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菜农的经济收益。在高温、高湿、高病发率的盛夏,夏季大白菜在种植技术上要求更为严格,本文主要介绍了夏白菜种植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两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广大菜农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关键词:夏白菜;品种;田间管
摘要:为了能够尽可能地得到小麦的高产,需要对选种、栽培、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步骤进行具体分析和考量,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小麦种本身特性的好坏都会影响到小麦产量。春小麦一般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但是因为各地环境有着不同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春小麦种植栽培都有着各自的区别。本文則主要通过论述小麦的成长特性以及分时期、分类型明确春小麦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做的具体工作,提出可控参考的促进春小麦高产的有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