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的发展愈加趋向大众、经济、科学等特性,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在受众终端的分散化发展中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而新形势下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科学培养,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关键词】工商管理;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是依附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人才身上的。一个工商管理人才想要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加成效果,就需要在创新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成效,将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能走多好。
  一、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现状
  1、企业定位与市场要求的矛盾
  在我国的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市场上理论型和技术型人才的细分需求,与企业中工商管理人才的粗放定位,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
  2、企业定位与培养体系的恶性循环
  首先,企业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定位上表现出来的无差异性,导致培养体系的同一化,没有针对性和变动性的培养体系毫无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这与市场的要求相去甚远。其次,企业的工商管理需要很强的实用性,对人才的分类、实际工作的应用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现行的课程培养方式,将实践与理论拆分开来,没有很好的融合,导致工商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工作操作中,难以灵活运用学到的管理方法。最后,企业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過程中,往往将理论性知识的灌输当作培养的主要形式,忽视了实际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平衡性,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员,只能变成“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3、缺乏创新能力的整理培养
  缺乏创新能力一直是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病之一,这种弊病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上,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一对多培养模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彻底分离开来,在“你一个人讲,我们大家听”的培养环境中,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难被开发出来,随着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批发”出来的管理人才,可想而知是难堪大用。
  二、如何培养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创新能力
  1、明确定位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国内目前既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确立为氛围研究型和学术型两种类型,因此,企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培养。理论型的管理人才在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结合实际,培养其在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专业理论的能力;同理,应用型的人才如果不能掌握更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将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上也会大打折扣。
  2、建立系统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计划
  首先,课程的设置应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从企业各个管理部门职能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而体现企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思路。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在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适当整合和简化这些基础课程,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对于履行专业职能的管理人才,在应用性和操作性方面得心应手,培养中,应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课程为主。
  其次,建立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交叉学科的培养计划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其明显优势,在不断提高工商管理人才水平的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密切联系,实施多方面的学科交叉,在多种相关专业中取长补短,有效搭配,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盘菜才能色相俱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大餐才能提高档次,服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
  最后,建立系统的模块式的培养教学。工商管理人才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综合能力的提高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延展性和向上性,这就需要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走进社会,建立关系,适应发展。课程教学的模块化,将整个培养教学按照企业各职能部门及相关的职业群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可以清楚明确不同受众群在各自的实际岗位中,哪些地方需要侧重补充,哪些地方可以适当删减,从而在不违背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科学地安排时间,做到培养计划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3、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永远是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在一个企业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鲜活的生命力,体现在微观层面,也就是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能不断进步,与时俱进的关键。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企业首先要有这种意识,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善于处理和借鉴大量的信息;在具体培养工作上,要有专门的培养体系,用丰富的理论带动实践的深入,在不断的改革和摸索中,灵活运用市场信息中有利和先进的东西,开创一个适合企业特色的管理培养体系,并结合企业中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能要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其与管理人才之间的共存关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让管理人才走出企业,在社会的大浪潮中接收和处理方方面面的信息,做到与时俱进,游刃有余,这样才能培养出有企业特色,富有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和技术应用型管理人才,才能充分发挥管理人才在决定企业生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
  结语
  传统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企业在人才培养上,要充分突出管理人才的主体地位,借鉴别国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出真正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具有创新、创造、组织等综合能力较强的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这样,一个企业才能健康、快速地发展下去。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煤炭工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管理在我国煤矿生产环节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煤矿机电事故也成为制约煤矿生产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煤矿机电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损坏机电设备,还会对机电管理人员造成伤害,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引发煤矿煤尘、瓦斯的爆炸,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人身安全。笔者归纳、分析了当前我国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主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
自2004年2月22日广西隆安县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来,我国无时无刻不受着禽流感疫情的威胁,虽然在周边国家疫情高发、传播并发生人员死亡的情况下,而我国没有出现人员感染和
在各类地方志书与口述史的记叙中,山东回族的历史多被浓缩为一种“沿河而居”的图像,而且这一“地图”多是与对回民商贩生活的记忆相形而立的。作为结构与记忆中的重要元素,商贩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強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需要。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
【摘要】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分析  1、前言  当今,由于自动化运行的不断推广,使得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例如:很多220千伏和110千伏的变电站已经实现了自动化运行系统,这样,无需工作人员值守的变电站已经成为
6月22日,35岁的吐孙汗·肉孜忙着在新房里招待亲戚朋友,大家说着笑着,气氛很是轻松。还完债,住进了新房,以后的日子,吐孙汗说她要更加努力地奋斗,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从
山地苗族的经济形态在近代发生了至少两次重大改变,第一次是从游耕经济变为保守型定耕农业经济,第二次是从保守型农业向市场化转变。在这当中,有些苗族村寨却一步迈入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