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山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程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w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中期以前宁南山区水土流失轻微,明朝中期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大量垦荒扩种,砍伐森林,多兴马牧,致使土壤侵蚀开始加速。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南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走过了起步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工程建设为主治理时期、发展时期、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步形成时期、快速发展时期6个阶段,总体上走了一条治理一毁坏一治理的循环之路。进入21世纪,宁南山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入快速稳定发展期。
其他文献
实验考察了胜利孤东稠油井下催化水热裂解和乳化/催化水热裂解降黏效果。所用催化剂为水溶性铁镍钒体系,Fe3+∶Ni2+∶VO4+=5∶1∶1,100 g稠油与30 g 0.5%催化剂水溶液在240℃
调查无锡地区不同成人人群中甲型流感H1、H3、H5、H7、H9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分析甲1、甲3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和人感染H5,H7、H9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对家禽接触人群272人、一般人
物是人非,一起呼啸奔驰在夜半街头的那批同事,如今已各奔东西。时间的水袖,轻轻一捋,缓缓一扬,所有的日子褪去缤纷的色彩,露出本质的苍凉。
介绍了"3S"技术和Google Earth在广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与传统野外调查技术相比,"3S"技术和Google Earth不仅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地块信息,而且在数据后期处理时能够事半功倍。因此,"3S"技术和Google Earth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