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应全部开展新课程。与旧课程不同的是,在课程结构上,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其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占总学分的近1/6,而这两门课程只有方案,无教材。各个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实际操作安排,这无疑给考生学习,复习和应考带来诸多问题。有些省区在各种考评和高考中都在探索且一些比较好的测评形式来检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和效果,本专题的推出,期望为各教育单位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到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在不同时代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人口问题:指人口与自然环境、人口与社会的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的问题,因此,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
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土地沙漠化,全球每分钟约有1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②森林锐减,平均每分钟约有2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③水资源危机,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世界水资源危机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④物种减少,到本世纪末全球现有物种的1/10将可能灭绝。④酸雨污染。~--氧化碳的“温室效应”。⑦臭氧层遭到破坏。⑧土壤流失,将会使水库的寿命缩短,洪水危害加剧。⑨有毒化学品污染。⑩垃圾成灾。
粮食问题: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粮食仍然不能达到自给状态,85%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缺粮国的地位,目前世界上约有5亿多人口因缺粮而营养不良。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是发展中国家要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及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二是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水资源紧张:目前,全世界有60%的地区供水不足,许多国家正在闹水荒。特别是在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用水量大大超过当地水源的供应能力,缺水问题更为突出。
能源问题:通常是指能源短缺问题。从目前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总量来看,能源的供需大体上是平衡的。但是,由于能源生产与消费在地区上存在着不平衡,使得世界上某些国家出现了某种能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化问题:指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就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主要问题有:①环境质量下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生产和生活废物大量产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②就业困难,失业队伍扩大。失业队伍的扩大又会影响社会治安,使犯罪率升高。③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离不开社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是自身成长的必修课之一,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所有重大社会问题,包括自杀问题、吸毒问题、卖淫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赌博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都需要青少年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判断,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和教学忽略了这些问题,研究性学习正好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社会问题,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一、目前,许多企业都提高了用工的“技术门槛”,大量招收熟练的“技术型”民工,单纯干体力活民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少,而来城市找工作的民工大多却无一技之长,仅停留在“普工”、“小工”水平。
(1)企业为什么要提高用工的“技术门槛”?
(2)你认为应如何让农民工迈过“技术门槛”。
[答案提示]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劳动者义务及其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要求学生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及其相关知识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1)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事生产劳动的手段,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目前我国一线工人的技能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用工的“技术门槛”。
(2)第一,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外出民工的技能培训。第二,农民工自己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以增强就业能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答案提示]
答案应为A。民工潮原因很多:首先,国家宏观经济持续走强,为外出务工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其次,近年来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对民工进城采取的鼓励政策吸引了很多农村青年涌向城市淘金。第三,农民因为种田收入太低,不愿再在家种田。所以综观四个选项很明显A项答案是错误的,农民到城市打工不一定能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三、读材料:“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陈健
1969年8月1 5号,位于中苏边境的黑龙江省逊克县逊别拉河突发洪水,堆放在河边的国防物资电线杆被冲到洪水中,当时正在这里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和陈健一起跳进洪水中,奋力抢救国家财产。在这次抢救国家财产的过程中,年仅20岁的金训华壮烈牺牲,比他小一岁的陈健活了下来。陈健后来回忆说,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金训华在洪水中托了他一把。因为感恩、内疚,也因为那份知青战友情,从那时起陈健就在心里暗暗许下一个诺言,他要在那片黑土地上为金训华守墓一辈子。在这之后,陈健每年都来到金训华的坟前,为他扫扫墓、说说心里话。
陈健说:你牺牲了,我活了下来,要没有你,我也不能活到今天,我陈健说话算数的,我一辈子陪着你,等我以后死了,我也陪着你,训华大哥。
一晃37年过去了,当年的上海知青纷纷返城,只有陈 健仍然守候在金训华墓旁。37年来,陈健当过农民、建筑工人、门卫和林业检查员,直至退休,他的生活一直都很清贫,所幸的是他的妻子晁亚珍一直理解并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守候着那位长眠于地下的烈士。
在社会呼唤诚信、守诺的今天,如果让你来写一个颁奖词,你会怎么写?
[参考答案]
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四、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1~4题。
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5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55.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g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不能确定
2.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A.4856亿元
B.5765亿元
C.6104亿元
D.6408亿元
3.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
4.下列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
I.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
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Ⅲ.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只有第1项
B.只有第Ⅱ项
C.I项和Ⅲ项
D.全部三项
[答案]
1.C 2.D 3.A 4.C
五、根据材料和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家住西安市临潼区的白景山是临潼的第一个百万富翁,由于常年吸毒,致使其身染糖尿病、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曾经体重80Kg的大汉如今只有40Kg。诊治糖尿病的大夫要求他多吃杂粮,以免营养过剩;而诊治肺结核的医生则叮咛他要加强营养。白景山自叹:穷人命,富贵病。
1992年9月,有一位叫三虎的朋友教他吸毒,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倾斜。一年后,家人发现他染上毒品后已经晚了,尽管他多次被公安机关要求强制戒毒,无奈毒瘾太深而未能成功,百万家产也挥霍光了。没钱吸毒,他便开始贩毒,以维持自己的毒源。吸毒使他疾病缠身,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牙齿开始脱落,臀部开始溃烂,每大便一次,臀部都要脱一次皮。严重的肺病使他经常喘不过气来,医院已经给他下了5次病危通知,他的床头挂着氧气瓶随时备用。通过他,公安机关已将多个吸毒贩毒分子处理。一位当地的老中医给他诊断后为难地说:他不吸毒会立刻毙命,吸毒则是慢性自杀。
在谈到死的问题,他说:“不怕死是假的,谁不想活?可是我已经不属于我了。”说这话之后5个月,白景山离开了这个令他十分留恋的世界,离开了爱他的妻子、儿女和父母!
1.毒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国际禁毒日为__________。
3.毒品有哪些危害?
4.请设计几条“禁毒”的公益广告。
[答案提示]
1.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每年的6月26日。
3.毒品的危害有:
(1)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于体内,引起不同的毒副反应,并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对健康形成直接损害。长期吸毒或吸毒过量,都可直接导致死亡。毒品对人体可产生的病变有: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异常、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多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病等。毒品的生理与心理依赖性使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是不择一切手段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沦丧。
(2)祸及家庭。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为购买毒品耗尽所有收入,倾家荡产、六亲不认。因此,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自此就会家无宁日、妻离子散。
(3)危害社会。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偷、抢、骗,直至杀人和参与贩毒,严重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报道,我国70%的刑事案件都与毒品有关。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的生活,对吸毒者的医疗以及缉毒、戒毒、滥用防治等的费用投入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美国,每年因毒品的毒害而丧失的生产力、医疗费用及其他社会损耗高达600亿美元。
4.“禁毒”公益广告: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吸毒不仅是吸掉你的家产,而且是吸掉你的家庭,甚至生命。
(3)摇头丸,生命经不起这么摇。
(4)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5)一次吸毒,终生戒毒。
(6)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
(7)拒绝毒品,向摇头丸摇头。
(8)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毒品。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注:从1998年到2005年,6年来农民总收入增长了55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加3312元。
材料二:2004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据分析,受2004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出售农产品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 献率超过50%。扣除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因素,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可实现增长5%的目标。
材料三:依据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级政府一方面向农民发放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已经有8个省市率先取消了农业税。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答案提示]
(1)材料一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或者答“1998年至2000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近三年增速有所回升,但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要增加农民收入:第一,要制订和落实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二,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第三,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取消农业人口流动的不合理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果能够答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可予以鼓励)。
七、拟写广告语或警示词
1.请拟一条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2.请拟一条以“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3.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请拟一条以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4.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5.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6.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校园里有的同学随手把包装盒、食品袋扔在地上,学校领导想在学校各处张贴一些提醒学生保护环境、把废弃物扔进垃圾箱的警示语,请你替学校领导书写两条语言优雅,又能起提示作用的警示语,每条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
1.(1)地球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2)保护地球请从保护身边环境做起。
2.(1)你我都有父母,人人皆会年老。
(2)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尊敬老人提升人品。
(3)我们没有理由不爱父母,我们尊敬所有的老人。
3.(1)能识字,真好。
(2)扫盲使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
(3)文明美化城市,科技建设社区。
4.(1)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2)普通话——人类智慧的结晶。
(3)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
(4)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5)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
(6)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7)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
(8)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5.(1)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2)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3)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4)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5)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6)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7)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8)真情流淌,血脉相通。
(9)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6.(参考答案略)
分析这一类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关注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分析。同时要运用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组织材料能力。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各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渗透,但专门的讲解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探讨周围自己可以把握的问题,通过实践收集大量的实例及统计数据来具体描绘这些社会问题的表现特征,并简要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可操作的、控制其发展乃至根本解决问题的对策。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可能显得稚嫩,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认知能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五莲县高泽村中心小学;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指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影响到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在不同时代反映的内容不尽相同,当代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劳动就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人口问题:指人口与自然环境、人口与社会的矛盾激化而产生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总称。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的问题,因此,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
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周围环境,周围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就会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当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土地沙漠化,全球每分钟约有1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②森林锐减,平均每分钟约有2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③水资源危机,随着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世界水资源危机将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④物种减少,到本世纪末全球现有物种的1/10将可能灭绝。④酸雨污染。~--氧化碳的“温室效应”。⑦臭氧层遭到破坏。⑧土壤流失,将会使水库的寿命缩短,洪水危害加剧。⑨有毒化学品污染。⑩垃圾成灾。
粮食问题: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的增长赶不上需求的增长,粮食仍然不能达到自给状态,85%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缺粮国的地位,目前世界上约有5亿多人口因缺粮而营养不良。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一是发展中国家要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及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二是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水资源紧张:目前,全世界有60%的地区供水不足,许多国家正在闹水荒。特别是在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用水量大大超过当地水源的供应能力,缺水问题更为突出。
能源问题:通常是指能源短缺问题。从目前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总量来看,能源的供需大体上是平衡的。但是,由于能源生产与消费在地区上存在着不平衡,使得世界上某些国家出现了某种能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化问题:指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就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主要问题有:①环境质量下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生产和生活废物大量产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②就业困难,失业队伍扩大。失业队伍的扩大又会影响社会治安,使犯罪率升高。③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离不开社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也是自身成长的必修课之一,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所有重大社会问题,包括自杀问题、吸毒问题、卖淫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赌博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等,都需要青少年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判断,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和教学忽略了这些问题,研究性学习正好可以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社会问题,这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一、目前,许多企业都提高了用工的“技术门槛”,大量招收熟练的“技术型”民工,单纯干体力活民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少,而来城市找工作的民工大多却无一技之长,仅停留在“普工”、“小工”水平。
(1)企业为什么要提高用工的“技术门槛”?
(2)你认为应如何让农民工迈过“技术门槛”。
[答案提示]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劳动者义务及其相关知识的把握情况,要求学生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及其相关知识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1)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是劳动者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事生产劳动的手段,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目前我国一线工人的技能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质量、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因此,企业必须提高用工的“技术门槛”。
(2)第一,劳务输出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外出民工的技能培训。第二,农民工自己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职业技能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素质,以增强就业能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答案提示]
答案应为A。民工潮原因很多:首先,国家宏观经济持续走强,为外出务工者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其次,近年来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对民工进城采取的鼓励政策吸引了很多农村青年涌向城市淘金。第三,农民因为种田收入太低,不愿再在家种田。所以综观四个选项很明显A项答案是错误的,农民到城市打工不一定能享受到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三、读材料:“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陈健
1969年8月1 5号,位于中苏边境的黑龙江省逊克县逊别拉河突发洪水,堆放在河边的国防物资电线杆被冲到洪水中,当时正在这里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和陈健一起跳进洪水中,奋力抢救国家财产。在这次抢救国家财产的过程中,年仅20岁的金训华壮烈牺牲,比他小一岁的陈健活了下来。陈健后来回忆说,他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金训华在洪水中托了他一把。因为感恩、内疚,也因为那份知青战友情,从那时起陈健就在心里暗暗许下一个诺言,他要在那片黑土地上为金训华守墓一辈子。在这之后,陈健每年都来到金训华的坟前,为他扫扫墓、说说心里话。
陈健说:你牺牲了,我活了下来,要没有你,我也不能活到今天,我陈健说话算数的,我一辈子陪着你,等我以后死了,我也陪着你,训华大哥。
一晃37年过去了,当年的上海知青纷纷返城,只有陈 健仍然守候在金训华墓旁。37年来,陈健当过农民、建筑工人、门卫和林业检查员,直至退休,他的生活一直都很清贫,所幸的是他的妻子晁亚珍一直理解并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守候着那位长眠于地下的烈士。
在社会呼唤诚信、守诺的今天,如果让你来写一个颁奖词,你会怎么写?
[参考答案]
颁奖词: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四、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1~4题。
据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5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55.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g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增加额比1996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1.改革开放以来至1997年,各种经济成分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不能确定
2.1996年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经济实现的增加值约为
A.4856亿元
B.5765亿元
C.6104亿元
D.6408亿元
3.从上面材料中可以得出
A.我国所有制结构经过调整逐步趋于完善,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
B.公有制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快
C.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增长得慢
D.混合所有制经济增长最慢
4.下列哪项陈述可以从上面材料中得出
I.公有经济实现的国民生产总值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成分实现的增加值
Ⅱ.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经济成分都有发展,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有所增加
Ⅲ.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只有第1项
B.只有第Ⅱ项
C.I项和Ⅲ项
D.全部三项
[答案]
1.C 2.D 3.A 4.C
五、根据材料和你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家住西安市临潼区的白景山是临潼的第一个百万富翁,由于常年吸毒,致使其身染糖尿病、肺结核等多种疾病。曾经体重80Kg的大汉如今只有40Kg。诊治糖尿病的大夫要求他多吃杂粮,以免营养过剩;而诊治肺结核的医生则叮咛他要加强营养。白景山自叹:穷人命,富贵病。
1992年9月,有一位叫三虎的朋友教他吸毒,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倾斜。一年后,家人发现他染上毒品后已经晚了,尽管他多次被公安机关要求强制戒毒,无奈毒瘾太深而未能成功,百万家产也挥霍光了。没钱吸毒,他便开始贩毒,以维持自己的毒源。吸毒使他疾病缠身,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牙齿开始脱落,臀部开始溃烂,每大便一次,臀部都要脱一次皮。严重的肺病使他经常喘不过气来,医院已经给他下了5次病危通知,他的床头挂着氧气瓶随时备用。通过他,公安机关已将多个吸毒贩毒分子处理。一位当地的老中医给他诊断后为难地说:他不吸毒会立刻毙命,吸毒则是慢性自杀。
在谈到死的问题,他说:“不怕死是假的,谁不想活?可是我已经不属于我了。”说这话之后5个月,白景山离开了这个令他十分留恋的世界,离开了爱他的妻子、儿女和父母!
1.毒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国际禁毒日为__________。
3.毒品有哪些危害?
4.请设计几条“禁毒”的公益广告。
[答案提示]
1.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每年的6月26日。
3.毒品的危害有:
(1)毁灭自己。不同的毒品摄于体内,引起不同的毒副反应,并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依赖,对健康形成直接损害。长期吸毒或吸毒过量,都可直接导致死亡。毒品对人体可产生的病变有: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异常、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多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艾滋病等。毒品的生理与心理依赖性使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是不择一切手段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和能力,使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沦丧。
(2)祸及家庭。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为购买毒品耗尽所有收入,倾家荡产、六亲不认。因此,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自此就会家无宁日、妻离子散。
(3)危害社会。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为获毒资置道德、法律于不顾,偷、抢、骗,直至杀人和参与贩毒,严重危害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据报道,我国70%的刑事案件都与毒品有关。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的生活,对吸毒者的医疗以及缉毒、戒毒、滥用防治等的费用投入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美国,每年因毒品的毒害而丧失的生产力、医疗费用及其他社会损耗高达600亿美元。
4.“禁毒”公益广告: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吸毒不仅是吸掉你的家产,而且是吸掉你的家庭,甚至生命。
(3)摇头丸,生命经不起这么摇。
(4)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5)一次吸毒,终生戒毒。
(6)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
(7)拒绝毒品,向摇头丸摇头。
(8)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拒绝毒品。
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注:从1998年到2005年,6年来农民总收入增长了55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总收入增加3312元。
材料二:2004年上半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同比加快8.4个百分点。据分析,受2004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出售农产品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 献率超过50%。扣除农业生产资料上涨因素,全年农民收入预计可实现增长5%的目标。
材料三:依据2004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各级政府一方面向农民发放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实行粮食直补,另一方面,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04年已经有8个省市率先取消了农业税。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2)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谈谈我国应如何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答案提示]
(1)材料一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或者答“1998年至2000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近三年增速有所回升,但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要增加农民收入:第一,要制订和落实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第二,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第三,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取消农业人口流动的不合理限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果能够答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协调城乡发展”,可予以鼓励)。
七、拟写广告语或警示词
1.请拟一条以“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2.请拟一条以“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3.9月8日是“国际扫盲日”,请拟一条以此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4.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5.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在10—20字之间。
6.平时经常可以看到,校园里有的同学随手把包装盒、食品袋扔在地上,学校领导想在学校各处张贴一些提醒学生保护环境、把废弃物扔进垃圾箱的警示语,请你替学校领导书写两条语言优雅,又能起提示作用的警示语,每条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
1.(1)地球是我家,美丽靠大家。
(2)保护地球请从保护身边环境做起。
2.(1)你我都有父母,人人皆会年老。
(2)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尊敬老人提升人品。
(3)我们没有理由不爱父母,我们尊敬所有的老人。
3.(1)能识字,真好。
(2)扫盲使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
(3)文明美化城市,科技建设社区。
4.(1)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2)普通话——人类智慧的结晶。
(3)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
(4)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5)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
(6)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
(7)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
(8)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5.(1)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2)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3)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4)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5)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6)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
(7)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
(8)真情流淌,血脉相通。
(9)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
6.(参考答案略)
分析这一类问题,首先要了解问题、关注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查和分析。同时要运用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组织材料能力。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各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渗透,但专门的讲解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探讨周围自己可以把握的问题,通过实践收集大量的实例及统计数据来具体描绘这些社会问题的表现特征,并简要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可操作的、控制其发展乃至根本解决问题的对策。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可能显得稚嫩,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认知能力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五莲县高泽村中心小学;山东省寿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