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单开门减压经硬膜突出髓核摘除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ob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后路单开门减压经硬膜摘除突出髓核治疗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8年8月,我院采用颈椎后路经硬膜切除突出髓核33例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术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管矢状径、颈椎弯曲类型等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JOA评分从术前(7.75±1.52)分升至术后(14.75±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矢状径从术前(6.37±1.62)mm增至术后(10.4±1.7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单开门减压经硬膜突出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术式.
其他文献
椎管狭窄既可以是自然退变的“内源性”因素引起,又可以是发育、创伤、感染、肿瘤等“外源性”因素引起,但终究是影响神经功能的正常运行,按照发病部位来说,颈椎管狭窄与腰椎
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人群发生椎体骨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86例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临床资料,
本论文对从黄海海岸盐场分离筛选的两株高产酯酶中度嗜盐菌菌株进行了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以及基于16S·rRNA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并对菌株产酯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