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很少怀疑到教师的人格与身心健康问题,直到近些年来这个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教师也是人,既然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心理失衡问题,特别是在社会巨变的时期,教师在待遇低、工作繁重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问题。目前高中学校不断扩招,职业教育出现滑坡,学生素质下降,招生越来越困难以及社会大环境等问题的出现以及家庭关系、经济原因和自身原因共同构成了教师的压力源。这些压力不仅能够引起心理健康问题时的心理状况不佳,还会使人由于体会压力而放大压力,发展成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为此需要进一步了解职专教师的心理状况,通过研究找出职专教师的心理问题,寻找解决办法,使职专教师能够身心健康的工作生活。下面就教师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说明。
一、适应不良
教师本来是相对稳定的职业,但是,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工作辛苦,对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冲击。加上现行许多政策不稳定,更加剧了教师不适应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师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而且教师也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但是现实有些情况是不令人满意的。
(2)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很大,有些甚至违背教育规律,但是人们还是要无奈地接受。
(3)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
(4)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
二、职业行为问题
(1)怨职型。此类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不得已而为之,怨天尤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怨学生条件差、班级的人数多、待遇低、压力大等等。他们对教学不能全力投入,常责怪上级无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自我型。此类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好自夸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目中无人,虚荣心强,勾心斗角,人际关系恶劣。
(3)异常型。此类教师由于长期以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便导致情绪极端不稳定,心理异常。其表现为独往独来,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性格反复无常,管教方式不一,令学生无所适从。
(4)暴戾型。此类教师很难与人相处,稍不如意就争吵、责骂、甚至拳脚相加并破坏公物,对学生施以体罚,傲慢至极,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5)不良型。此类教师生活和行为不检点,挑拨是非、恶意中伤,在学生中行为放荡、粗俗,有损教师形象。
三、人际交往障碍
(1)对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
(2)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交往容易受阻。
(3)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阻碍正常的交往,如自负、自闭、自我评价过高、怀疑、苛刻等。
四、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1)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2)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作是不应该的,而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
(3)认为自己对别人不负任何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偏袒和辩护。
(4)在任何环境中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
令人欣慰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已把这一问题提高到关系教师生活和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学生的高度上来。教师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体,那么教师应如何来配合行政部门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1.教师要敢于正视工作中责任感与自我实现的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要善于从每一节好课中体验成功,从每个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
2.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既不自高狂妄也不妄自菲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寻常事。有时要站得高一些,方能高瞻远瞩,有时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3.积极待人乐观看事。教师要积极地善待每一个人,要学会向他们传递我们的积极心态,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让自己那颗年轻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心去感染每一个人,只要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你将无愧于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4.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面对着学生他们需要以饱满的姿态和标准化的形象出现。可是教师也是人不是神。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们除了要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教师减轻压力,放松心情,而教师则要放弃自己追求完美的毛病。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微笑, 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
5.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校必须不断的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以及心理保健水平,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更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师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教育事业的兴衰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素质。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使得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能够飞速发展,再创辉煌。
一、适应不良
教师本来是相对稳定的职业,但是,教师地位不高,待遇较低,工作辛苦,对教师内心造成很大冲击。加上现行许多政策不稳定,更加剧了教师不适应的程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师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而且教师也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但是现实有些情况是不令人满意的。
(2)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很大,有些甚至违背教育规律,但是人们还是要无奈地接受。
(3)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
(4)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
二、职业行为问题
(1)怨职型。此类教师把教师职业作为不得已而为之,怨天尤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怨学生条件差、班级的人数多、待遇低、压力大等等。他们对教学不能全力投入,常责怪上级无能,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2)自我型。此类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好自夸与自己相关的人或事,目中无人,虚荣心强,勾心斗角,人际关系恶劣。
(3)异常型。此类教师由于长期以我为中心,久而久之便导致情绪极端不稳定,心理异常。其表现为独往独来,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性格反复无常,管教方式不一,令学生无所适从。
(4)暴戾型。此类教师很难与人相处,稍不如意就争吵、责骂、甚至拳脚相加并破坏公物,对学生施以体罚,傲慢至极,唯我独尊,盛气凌人。
(5)不良型。此类教师生活和行为不检点,挑拨是非、恶意中伤,在学生中行为放荡、粗俗,有损教师形象。
三、人际交往障碍
(1)对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
(2)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交往容易受阻。
(3)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阻碍正常的交往,如自负、自闭、自我评价过高、怀疑、苛刻等。
四、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1)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与人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2)把自己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咎于命运和别人的错误,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不利的条件都看作是不应该的,而对自己的缺点却无所觉察,也不改正。
(3)认为自己对别人不负任何责任,对不道德的行为没有罪恶感,对伤害别人的行为不后悔,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执意偏袒和辩护。
(4)在任何环境中都表现出猜疑、仇视和偏颇的看法。
令人欣慰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已把这一问题提高到关系教师生活和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学生的高度上来。教师是教师心理健康的主体,那么教师应如何来配合行政部门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
1.教师要敢于正视工作中责任感与自我实现的冲突,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要善于从每一节好课中体验成功,从每个学生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中体验成功。
2.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既不自高狂妄也不妄自菲薄,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成败得失,此起彼伏是寻常事。有时要站得高一些,方能高瞻远瞩,有时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3.积极待人乐观看事。教师要积极地善待每一个人,要学会向他们传递我们的积极心态,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让自己那颗年轻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心去感染每一个人,只要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生活,你将无愧于自己和身边的每一个人。
4.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面对着学生他们需要以饱满的姿态和标准化的形象出现。可是教师也是人不是神。为了缓解这些压力,我们除了要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外,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教师减轻压力,放松心情,而教师则要放弃自己追求完美的毛病。人只有喜欢自己,才能有信心,有信心才能发自内心的微笑, 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
5.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学校必须不断的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以及心理保健水平,不仅要关心教师的工作更要关心教师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师队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教育事业的兴衰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国家和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教师的素质。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使得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能够飞速发展,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