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与生存模型的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普惠型涉农贷款违约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金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相继出台了多项措施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进一步向传统农业引流注资,相关金融支农措施迅速落地,也要求工作重心在关注普惠型涉农贷款扩大增量、增速的同时完善相关风险防控机制。通过熵值法与生存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西部某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贷款数据,筛选出影响普惠型涉农贷款中8个主要的风险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权重排名分析,并与新冠肺炎疫情前做对比。结果表明,是否曾出现逾期、农业保险覆盖率、信用评分、销售渠道是权重排名前四位的主要风险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拓展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包括金融、财政子行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1999—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3个县域动态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采用PSTR回归模型方法,实证研究县域金融、财政和城镇化进程的非线性关系,检验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出的协同效应对县域城镇化进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县域金融中介和财政支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成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话题,与其他研究议题相比,乡村振兴中起全面领导作用的党组织的有关研究稍显不足,但增长势头较快。既有研究成果从历史传统、乡村整合、政党使命、政党能力等维度建构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成依据,逐步发现农村基层黨组织不仅需要加强自身建设,还应通过纵向下沉、横向拓展、区域化党建等方式进行组织辐射,以期统合乡村治理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不断
一、金融领域新技术应用要求  (一)新技术的特性  自2000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出版标志性著作《Wharton on Manag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以來,新兴技术的识别、跟踪、预测和管理长期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认可的“新技术”定义为:“基于科学的,有可能创立一个新行业或者改造一个现有行业的创新”。新技术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创新性。新技术突破原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金融企业文化是金融企业对社会承诺的形象和追求理念的结合(蒙宇,2003),具有激励、导向、约束、协调等作用,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Schein,1997)。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业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金融企业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以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赢得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国内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