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鉴定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生物学通路及候选基因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从转录组的角度对猪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可能的沉积机理进行研究,以期找到IMF沉积相关的通路及候选基因.选择IMF含量差异较大的全同胞个体进行双末端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并利用edgeR软件筛选相关基因;应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其进行分子模块(MCODE)分析,挖掘IMF相关候选基因.结果 显示,共筛选出47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29个显著上调,145个显著下调,富集参与20个生物学过程.结合GO网络分析,共筛选出15个与IMF相关过程,主要有离子跨膜转运的调节、葡萄糖跨膜转运膜电位的调节和脂肪酸代谢过程等.MCODE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基因PPP1CB、CLCA1、COX4I1、SGK1、PAK6、PC、KRAS、PAK6、MAST1、VWC2、CACNG家族基因(尤其PPP1CB、CLCA1、COX4I1、KRAS及CACNG家族基因)可能是调节IMF的关键基因,可作为IMF候选基因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鉴定出了IMF作用新通路,并筛选出IMF相关候选基因,可为IMF的沉积机理研究提供材料,为优质肉品质猪的育种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克隆中国荷斯坦奶牛CC趋化因子受体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CCR5)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CCR5基因在奶牛炎性和健康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荷斯坦奶牛CCR5基因CDS区全长序列,连接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通过蓝白斑方法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对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应用多种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CR5基因在健康和炎症奶牛乳腺组织中的
单碱基编辑(base editor,BE)技术是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发展而来的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的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单碱基编辑具有高效、安全、副产物少等优势,其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 finger nuclease,ZFN)技术、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elease,TALEN)技术、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Cas(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广泛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可以在转录后水平通过影响靶基因来调控相应蛋白质的表达,进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miRNA在哺乳动物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并调控颗粒细胞的凋亡.颗粒细胞作为卵巢卵泡中数量最多的细胞群,在卵泡发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还调控其发育和成熟.颗粒细胞凋亡是导致卵泡闭锁的重要原因,影响卵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雌性动物的繁殖性能.颗粒细胞凋亡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文章简述了miRNA对卵巢颗
为探究葛根素对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在细胞诱导液中分别添加0、10、20、40、60和80 μmol/L葛根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聚集情况和甘油三酯含量以考察脂质沉积和分化效果,并确定葛根素的最佳添加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0 μmol/L)和最佳葛根素浓度添加组成脂标志基因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
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JHDM2A)对猪成纤维细胞诱导为多能干细胞效率的影响,并对其内在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以猪成纤维细胞为材料,采用多西环素(DOX)诱导的慢病毒生产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体系,在此基础上过表达JHDM2A,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绘制诱导时间轴检测其对诱导效率的影响;普通PCR技术检测克隆的多能性;免疫荧光检测多能因子的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JHDM2A在形成克隆后以及克隆分化过程中对多能因子、组蛋白甲基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表明,JHDM2A过表达组细
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羔羊早期断奶前后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发育的变化,为羔羊的早期培育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初生重相近的22只双羔湖羊公羔(初生重3.81 kg±0.55 kg),1~7日龄饲喂母乳,8日龄与母羊分离,开始饲喂代乳粉(按8日龄体重的2%,分3次等量饲喂)和开食料(自由采食),35日龄停止饲喂代乳粉.于8、21和42日龄分别屠宰6只羔羊,检测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的重量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的长度和重量;采集瘤胃和小肠组织,切片后进行伊红和苏木精染色,检测瘤胃乳头长度、宽度、环形肌厚度
关于5-羟色氨(5-HT)对采食量的影响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机体内的5-HT主要是以必需氨基酸色氨酸(Trp)作为前体物,在大脑和肠道中合成,并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HT无法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5-HT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发挥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中枢5-HT的多种受体以不同的方式调控动物采食,主要有5-HT1A、5-HT1B、5-HT2A、5-HT2C、5-HT3A、5-HT4、5-HT5A、5-HT6和5-HT7.例如,现在临床上被批准使用的抗肥胖药物氯卡色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月龄阉割对延边黄牛眼肌、西冷和上脑3个高档部位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健康且体重相近(150 kg±7.5 kg)的6月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试验组分别在6、8、10和12月龄阉割(记为YG6、YG8、YG10和YG12组),对照组不阉割(记为WYG),试验期为24个月,统一饲养,自由采食.30月龄屠宰,取眼肌、西冷、上脑3个部位肌肉样,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 显示:①与WYG组相比,眼肌脂肪酸中YG8和YG12组豆蔻油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YG
餐厨废弃物(food waste,FW)的资源利用受到广泛关注.FW焚化、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技术因其面临的环境可持续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饲料化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高价值的饲料,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养殖成本和环境污染,但该技术应符合减少、再利用和回收有机废物的处理原则.作者综述了FW的饲料化技术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FW饲料化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酶处理、藻类培养、昆虫过腹、发酵技术.其中热处理可以确保微生物安全性,是其他技术的预处理技术.藻类培养和昆虫过腹技术可以将FW转化为植物和昆虫蛋白
玉米秸秆是作物残余物中最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之一,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氢键及其他化学键、分子键结合而成,是具有复杂聚合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动物饲料的可利用率较低.蒸汽爆破即汽爆,是应用蒸汽弹射原理实现爆炸过程中对生物质预处理的技术.将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玉米秸秆处理,可高效分离纤维素,对玉米秸秆具有明显的解聚作用,有利于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作者介绍了蒸汽爆破工艺原理与参数,综述了蒸汽爆破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化学成分和酶解产糖的影响,以及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