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血管损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准确率分析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分析四肢血管损伤的有效诊断方案,并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漏诊产生原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50例患者,全部患者临床表现高度疑似四肢血管损伤,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血管壁连续性、四肢血管走行、管腔是否存在阻塞、血管壁是否存在断裂、血流具体方向,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体结果。结果  50例患者经手术探查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四肢血管损伤4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38例,诊断准确率为86.36%。50例四肢血管损伤患者主要类型包括动脉胁迫征、动脉断裂、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合并静脉完全或部分断裂。不同四肢血管损伤超声声像图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类型四肢血管损伤存在显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关键词:四肢血管损伤;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漏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3-0175-03
  四肢血管损伤部位、合并伤、体位、致伤原因等存在较大差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难度较大[1]。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临床广泛应用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关于其在四肢血管损伤诊断中的实际价值尚无系统性研究分析[2]。本次研究总结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50例患者相关基础性资料,探究分析四肢血管损伤的有效诊断方案,并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及漏诊产生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50例患者,全部患者临床表现高度疑似四肢血管损伤。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20~66岁,平均(43.29±2.11)岁;四肢骨折31例,四肢软组织挫伤19例。开放伤22例,闭合伤28例。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血管损伤诊断标准;②无意识及认知功能障碍;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非四肢损伤;②合并意识障碍及无法配合研究患者。
  1.3  方法
  50例患者伤后0.5 h~18 d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Philips iu22、Philips 5000、百胜Mylabl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完成检查,采用血管检查规范化预设条件,探头频率包括4~9 MHz、8~15 MHz、3~11 MHz。检查期间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平卧位,横切及纵切连续性扫查四肢各级血管,观察血管壁连续性、四肢血管走行、管腔是否存在阻塞、血管壁是否存在断裂、血流具体方向,血流动力学指标测定采用脉冲多普勒测定,包括阻力指数(RI)、频谱形态、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如患者血流中断,需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后行手术治疗。如患者血流连续,需结合患者病情行骨折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血管状态,也可行保守治疗。由2名工作年限3年以上检验科医师负责阅片,如二者结论一致可确诊,如结论不一致经讨论确定最终结论。
  1.4  评价标准
  依据超声声像图特征统计50例患者四肢血管损伤类型,具体类型包括完全动脉胁迫征、部分动脉胁迫征、动脉完全断裂、动脉部分断裂、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合并静脉完全或部分断裂。将手术检查结果或DAS检查结果作为评估的金标准,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计算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符合例数与手术探查或DSA检查确诊符合例数与总例数之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不同类型四肢动脉损伤声像图特征
  ①动脉不完全胁迫征(不完全):局部区域经超声检查可见骨碎片或骨折端,动脉在受压状态下走向弯折,管壁未断裂,整体保持连续,管腔轻度狭窄。声像图检测可探及变细且明亮状态的血流信号,并存在高速血流频谱信号,部分患者动脉受压严重,与健侧相比RI数值降低,远端血流Vmax。②动脉组织全部胁迫征(完全):患者损伤部分区域超声检查探及骨碎片、骨折区域图像清晰,部分患者存在固定螺钉图像,压迫状态下动脉组织走向弯折,管壁图像不清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血流信号。③部分动脉组织断裂:超声检查可见部分区域管壁连续图像受损,管腔连续,管腔外部存在血流信号,管壁破裂区域周边血肿严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RI降低或维持不变,远端Vmax。④完全动脉断裂:超声检查可见局部区域动脉管腔及管壁中断,未探及血流图像信號,近端存在低速湍流信号,部分患者动脉两端成角或分离。⑤动脉内膜挫伤并血栓:超声检查可见动脉管壁连续,管腔内存现低回声,且为实性,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近端区域存在低速血流频谱。⑥假性动脉瘤:超声检查可见管壁裂口,血流少量外溢,周边组织为瘤样腔室,瘤内部血流为涡流状蓝红色信号,RI降低或保持不变,远端Vmax,并可探及涡流频谱信号。⑦动静脉瘘:超声检查可见静脉与动脉间产生异常通道,血流在静脉管腔内部高度流动,存在对应频谱,远端动脉区域频谱为单向或多项,流速降低。
  2.2  诊断具体准确率分析
  50例患者经手术探查或DSA检查确诊四肢血管损伤44例,6例患者为侧支循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38例,诊断准确率为86.36%。见表1。   3  讨论
  诱发血管损伤的因素復杂,依据患者机体生理病理改变特点可划分为动脉完全断裂及部分断裂、动静脉漏、假性动脉瘤、动脉胁迫征等类型,早期准确分型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整体效果[3]。
  四肢血管损伤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确定是否合并血管损伤及损伤类型,明确肢体血供状态,判断患者是否具备手术指征,也可用于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价[4]。总结本次研究数据可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4%,整体准确率较高,部分四肢血管损伤类型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血管损伤需重点观察患者血管壁连续性,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部分动脉胁迫征患者血管壁连续,其余类型患者动脉血管壁受压、断裂、破裂,无法清晰显示。同时需观察患者管腔通畅情况,动脉部分断裂、部分动脉胁迫征患者管腔图形清晰,动脉内膜挫伤并血管形成可见低回声实性物质,动脉完全断裂及晚期胁迫征患者管腔不清晰。另外,通过频谱分析可知,速度较高的血流信号可在动脉胁迫征患者影像中探及,正常速度血流信号或略低速血流信号可在动脉部分断裂患者影像中探及,阻力较大的血流信号可在动脉完全胁迫征患者影像中探及,大部分患者存在低阻力血流信号,如内膜挫伤并血栓形成、完全断裂等。
  本次研究中存在部分患者误诊及漏诊,引发误诊及漏诊的具有原因包括血流速度缓慢、血流与探测声束夹角数值过大、损伤血管位置过深等。为有效降低误诊及漏诊率,检查期间如患者病变血管部位过深,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图像不清晰,可更换为低频超声检查,可将检查中的增益等指标提高一定数值,并适当减少检查中的量程数值,调整血流与探测声束夹角数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5]。
  不同类型四肢血管损伤存在显著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临床可将其作为诊断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德丹.四肢血管损伤的诊疗及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7):36-37.
  [2]黄昌辉.创伤性四肢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临床诊治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53):40.
  [3]崔连锋,徐伟伟.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主要血管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5(21):6.
  [4]王玫,郭明莉,罗静.四肢血管损伤伴高血压病患者39例的超声诊断与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8):84-85.
  [5]张玉福,陈称养,杨明社,等.四肢CTA在血管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8):739-740.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分析比较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 6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0例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DR平片、肌骨超声及多层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分析比较三种诊断方式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经三种诊断方式检查后,80例患者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确诊数量共145处,包括
摘 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盲随机法将2018年1月~2019年5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
教材和教法是“三教”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电工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研究基于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体化教学的新形态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自主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摘 要:目的 研究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提供认知功能训练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2019年5月~2020年5月吉林省前卫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接受认知功能训练)与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各35例,对比干预前后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等分数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认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