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觉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来源 :国外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E1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主要膳食来源为黄绿色蔬菜、水果和玉米、蛋黄等.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母乳喂养儿的膳食来源.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存在于人体各个组织中,但在视网膜黄斑区中央凹内层的浓度最高.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抗氧化特性和人体内的特征性分布,使得其与视觉发育和健康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属性、人体分布、膳食来源以及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网膜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脾脏切除对脑创伤大鼠死亡率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为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探讨新思路.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颅脑创伤假手术+脾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半椎板切除治疗胸椎管哑铃型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收治6例胸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5~63岁,平均35.5岁,均采用胸腔
对2.5月龄断奶的陶赛特羊×细毛羊、萨福克羊×阿勒泰羊、陶赛特羊×阿勒泰羊之杂交一、二代羔羊(DXF1、DXF2,SAF1、SAF2,DAF1、DAF2)与同龄的新疆细毛羊(XX)和阿勒泰羊(ALT)
综述了不相容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共混体系中酯交换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共混体系中酯交换反应的机理和表征手段,探讨了酯交换反应与体系中两组分间相容性的关系,并进一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A)以及流变仪等分析手段,对不同PP/OMMT/POE的热性能和流变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使样品的应力松弛时间有所延长,耐热分解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了火柴头生殖器官的多样性。火柴头有3类生殖枝、5种花、6类种子。气生生殖枝负向地性生长,贴地生殖枝和地下生殖枝是茎基侧芽向地性生长形成的。地表生殖
目的探讨在终止利司培酮治疗后,影响孤独症患儿行为问题复发的因素。方法 37例患儿均为2006年3月-2009年10月在本中心接受康复训练,且因行为问题接受利司培酮口服液治疗达8周
目的 评价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克隆抗体(1A29)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80~200 g,2~3月龄,采用四血管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通过siRNA干扰技术沉默ARTN基因在人食管癌细胞TE11中的表达,研究其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特异性针对ARTN基因的siRNA,构建了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CⅢ)、层粘连蛋白(LN)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124例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