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物”的另一面:明代宗室忧国述论

来源 :史学集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忧国的维度对明代宗室进行考察,“藩禁”下的宗室沉沦者确实很多,“弃物论”有一定的根据.但“弃物”并非宗室全部,“藩禁”的绳索尚未完全窒息其报国之志和忧国之心.不少宗室在朝廷经费匮乏时,捐金捐物,解国家之困;在朝政混乱、国家治理出现严重弊端时,犯颜进谏,或冷静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勇气和才干不输朝中大臣,甚或过之.“弃物”仅是明代宗室多元面相中的一种,忧国是明代宗室多元面相中的另一种面相.
其他文献
徐福东渡一直在中日韩三国广为流传.朝鲜半岛人民对徐福东来的叙述与记忆,依其本土文献记载至少可回溯至新罗时期.关于徐福的传说、民谣至今仍在朝鲜半岛南部区域广泛流传,或称“徐市过之”的摩崖石刻痕迹也保留至今.无论是充满想象的叙述,还是遗址遗物中的记忆,都深层次反映了汉字文化圈内独有的文化现象与逻辑.通过对朝鲜半岛文人“徐福东来”记事叙述与朝鲜半岛民间记忆——传说、民谣等资料的研究,勾勒出徐福一行在朝鲜半岛的可能行迹,并进一步揭示徐福研究的当代文化学意义.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以2020年某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申报省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生为样本、澳大利亚研究生科研体验调查问卷为基础,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研究生科研体验进行调查,探索医学研究生在校科研体验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其提供科研发展有利条件,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研究表明,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显著高于专业型研究生,其中学术型博士为医学院校研究生科研的主要力量;导师指导、研究氛围、环境支持、能力发展对创新能力发展及科研体验呈显著影响.因此,要着重引导医学研究生自我能力提升,积极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领作用
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提供各种高能粒子束或辐射线的现代化装备.粒子加速器是核物理研究的实验基础,而核物理则是核计划开展的科学理论基础.因此,粒子加速器建设对苏联核计划具有重要意义.1932-1957年,苏联在粒子加速器建设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在镭研究所、列宁格勒技术物理研究所、2号实验室、水利工程实验室、物理研究所、电物理实验室等机构的领导下,建设工作大致经历了开端、恢复、强化、“超越”四个阶段.苏联建造了若干粒子加速器,构建了核物理研究的实验基础,促进了核物理研究的发展,保障了核计划的顺利开展,研制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