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得益于《庆余年》在演员与取景上的落点。古装剧的取景地是重中之重,他们考虑过陈凯歌拍摄《妖猫传》的襄阳外景地,但几经周折,孙皓还是放弃了人流滚滚的襄阳:“如果把精力都放到抢景上,就没心思集中搞创作了。”
《庆余年》剧组搭了三个主场景:范闲的家即范府、庆帝的书房以及陈萍萍掌控的鉴查院。这三堂景,被孙皓赋予了贴合的叙事功能和意义表达。
范闲的家。与原著相比,剧版淡化了范府中的阴郁味道,给其增添了温暖的底色。同时,范府也是范闲来到这个世界后,尝试改变的第一站。面对柳氏挑衅,他并没有“扮猪吃老虎”,走观众眼中的“爽情节”路线。反而以谦让为主,以和为贵。实际上,他也成功了,范府成为范闲直面京都风雨的一个港湾。
庆帝的书房。其实代表了庆国,庆国政令皆从此出。这个书房打破了观众对御书房的固有印象,宽阔的占地面积和复杂的格局将之划分了几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有着不同的意味,也埋下了伏笔。比如为何庆帝总是待在御书房内?他为什么要造箭?又为何总拿弓箭射甲胄上的护心镜?
可以说,不同以往的御书房,将庆帝的野心、雄心甚至心魔都丝毫不漏地呈现了出来。
陈萍萍掌控的鉴查院。它其实代表的是朝堂中的监察机构。在世人看来,外界熙熙攘攘,鉴查院律法森严。它门口刻着“光明”的创院初衷,它也是范闲面临挑战之时的最大依仗。而鉴查院的存在,也直接影响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与结局。
孙皓用三个主要场景,映照了剧中叙事的因果关系以及人物命运的最终走向。
除了场景,演员档期的协调也是一大难点,这也是《庆余年》将主要取景地放在都匀的一大原因。“都匀的场景我们可以一口气占上几个月,有利于和演员协调档期。”孙皓导演说道。 孙皓针对演员的档期定下了四根“柱子”:陈道明、吴刚、李小冉、李沁。“我们在拍摄时围绕这几根‘柱子’来协调时间。演员们也都非常配合,这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面对太子,谈笑风生间便将其挑衅化为无形,做到了臣子本分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黑暗王者”的威严;
面对故人之子范闲,冷漠的脸上似乎瞬间迎来暖阳化冰,并在提到叶轻眉时眼圈开始泛红;
面对皇上和宰相,将林珙之死的真相演变为向北齐开战的借口,极为聪明地化解掉皇帝诘问,掌控了全场节奏,让林丞相不得不将丧子之痛往肚子里咽;
对鉴查院属下的试探,其眼神中透露的杀气让观众不寒而栗;
与范建的“争吵”中,对范闲的关切溢于言表,又让陈萍萍这个角色平添了几分烟火气。
可以说,吴刚老师掌握到了陈萍萍这一角色的精髓,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多面的陈萍萍。这里就不得不提孙皓与演员独特的交流方式了。
“我是演员出身,所以特别理解演员的孤独感,在他感到孤独的时候,导演是需要站出来的。”孙皓导演笑着说道。他在开拍前买了十几个锦囊,里边有两个物件:大白兔奶糖和纸条。他将演员所饰演的角色,性格特点等关键词都写在纸条上,时刻提醒演员。吴刚老师拿到纸条之后非常高兴,在此基础上做足了功课,让陈萍萍这个角色生动丰满。
“他们都很聪明,我要做的只是用这些关键词来点燃他们。”孙皓如是说。
孙皓非常注重与演员的交流,“我最‘害怕’的就是演员们提正确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会在我的心里,不断督促自己做出改变。”在他看来,一个良性的创作氛围一定离不开导演、编剧、演员三方的交流。
与李小冉的交流,让长公主这个反派有了更令人信服的动机,使其成为一个可怜的“坏人”;与郭麒麟的交流,让这个角色在开播之时便砸出了水花。
孫皓对场景和演员的“由繁化简”,造就了这部剧从容不迫的气质,催生了千人千面的表演。
影像细节见匠心
尽管是演员出身,但孙皓非常重视电视剧中的技术运用。《庆余年》的构图调度,镜头语言,很有特点。

比如,在最新播出的剧情中,陈萍萍遭遇刺杀,影子和范闲等人护送他躲入地牢,有惊无险地渡过危机。当他们从地牢出来后,景框中原本是他们几人的特写,这时,镜头后移,出现影子与一处主办朱格对峙的场景。陈萍萍等人在这时变成了全景中的一部分,这一移动景框的运用,不仅流畅地完成了重新取镜,也不留痕迹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这种移动景框在本剧中的使用并不少见,除此之外,视点在本剧中的处理同样耐人寻味。
看剧时,观众不难发现,其中经常出现类似偷窥的视角。剧中人谈话时,镜头常常从背后拍过去,变成第三者的视点,仿佛有人在暗中观察着剧中人的一举一动。
这一设计不仅呼应了该剧开篇时的设定:作者张庆创造并观察着这个世界,又似原著小说中所描写的“神庙”中的高层次文明生物也在观察着这个世界。这为日后科幻元素的出现埋下伏笔。
《庆余年》剧中人物武功的划分十分明确,从低到高为一至九品,最顶端是可比拟“核武器”的大宗师。巨人有扛鼎拔山的神力,箭手有穿墙裂树的神技,而醉酒赋诗又有着声震屋宇的回响,这些场面运镜凌厉,令人印象深刻。
五竹的武功在剧中不亚于大宗师,以他的几次出手为例。对阵范闲时,步法动作多,打斗时间长,出手招式多,因为以考究小辈为主;而对阵林珙及其七品以上的手下时,均是一招击杀,体现了“快、准、狠”的特点;在为范闲引开洪公公和九品箭手时,则更多体现其飘逸的一面,以拖延对手为主。
对待不同的对手,有不同的武功展现,既符合了人物武力值,也向观众展现了武术美学。
孙皓是一个成熟的导演,他有构建和提升剧本的修养,有和演员合作无间的沟通能力,还有现场调度的灵活手段。他所拍摄的《大女当嫁》《大男当婚》《实习生》等作品,触及了热点话题,传达了温暖善意,留下了不错的口碑。
接戏谨慎,干活精细,经过多部剧的锤炼后,孙皓的经验和技能在《庆余年》中得到了彻底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