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修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如今,在任何一所学校里,青年教师都是教育教学的顶梁柱。青年教师队伍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有其自身优势。由于紧跟时代步伐,年龄层贴近学生,而易于了解学生,从而易被学生所接受。由于年纪轻,生活工作经验少,青年教师也会产生教育方法简单,缺乏耐心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修养,提高教育者本身的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修养,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 加强师德修养是提高青年教师修养的前提条件
  
  韩愈说过,“师者,教之以事喻诸德也”,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性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即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可见,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父母的替身。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那么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呢?
  1.加强师德要从自律开始。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从严格的自律开始,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脚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己正方能正人,教师只有自身正了,管理起学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师爱的培育是师德提出的前提。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师德的核心应是对学生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因此师爱就是师魂。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只有师生同心同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 果。
  3.稳定的心理素质是师德的关键。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教书育人的事业需要教师具有大度、谨慎、乐观、进取的个性。大度,即心胸开阔,能容纳同行,容纳学生,不斤斤计较,有海纳百川之胸怀;谨慎,就是有严谨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防止犯错误的意识,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言行;乐观,就是能正确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和困难,尤其是在遭遇挫折时能保持信心,顽强前进,不气馁、不放弃。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以适应现代教育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
  
  二、提高知识能力修养是增强青年教师修养的重要内容
  
  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条纽带。日本创造学家高桥浩说,“今后的时代是一个“产品”加“智慧”的时代”。文化素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每一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增加自身知识结构,培养自身综合能力,为自己“充电”,把握时代的脉搏。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即“桶论”;现在新世纪新时代的教育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能将学生引到水源边,让他们学会自己汲水和取水,即“引论”。教师要胜任教学工作,负担起培养人才的重担,没有深度广博的知识,就难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青年教师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首先,作为教师必须教好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对自己所教课程精通熟练,具有丰富的知识,是个“专家”。教师要通过自己所精通的一门或几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发展智力,培养各种优秀的品质和能力。其次,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就是说教师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越广博,教书就越能得心应手,旁征博引,所以教师还应是个“博家”。知识广博了在教学中才能推陈出新,开阔思路、举一反三,才能“信口出皆成章”,才能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知识广博了才能把学生带到知识的大千世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攀登。第三,教师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分析钻研教材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思想工作能力以及自学创新能力等等。只有知识而缺乏能力的教师,只能应付性的工作,而不能创造性的工作。知识和能力是教师在教育舞台赖以立足的两根支柱,教师具备了合理的能力结构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从而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提高礼仪修养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礼仪修养?
  1.学校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礼仪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礼仪的传承,在新教师入校后,除了进行校本精神传承。传授教学知识、班主任管理经验的同时,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历来讲究“温良恭俭让”,即说话要“言语之美,穆穆皇皇”,仪表要“衣贵洁,不贵华”,仪态要“步从容、立端正”等等,这种礼仪知识的传导能使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礼仪观,从而避免只注重教学水平,而忽视自身礼仪修养提高的现象。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对于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言语文明、服饰整洁、仪表端庄。教师从容自信的步履、端正自然的站姿、亲切关怀的目光、准确生动的手势、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自己服饰和仪表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礼仪美的熏陶。
  2.青年教师要加强自身礼仪的学习。青年教师要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自励就是通过肯定某种礼仪行为并运用这些行为时时督促、勉励自己。要以陶行知、叶圣陶等德行兼备的教育家为榜样来激励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更高的礼仪修养。自省就是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我批评,是在否定的意义上对自己身上不良的礼仪行为进行克服和纠正。青年教师只有通过经常的自我批评,检查和剖析自己的一切言行,才能促使自己树立良好的礼仪。慎独就是指青年教师应追求一种自觉恪守的境界。礼仪的问题本身常常不是“显”的而是“隐”的,也常常表现为细小的事情,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很多时候都可能处于独处活动,无人监督,所以青年教师要坚持在“隐”和“微”处下功夫,要讲究慎独,使自己的礼仪日臻完善。
  总之,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自我完善,自我提升。青年教师只有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才能很快的渡过自己工作的成长期,而达到成熟期,才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更好的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他文献
评价是教育教学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
中国法治的价值理念正在经历着“从法制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转变”,依法治国进入了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
(上接第2期)2.3 整胸寡节瓢虫属盔唇瓢虫亚科,寡节瓢虫属.成虫:虫体椭圆形,近半球形拱起,体长1.60~2.26 mm,宽1.25~1.42 mm,体背黑色,密被灰白色细毛.触角、口器、足和唇基前缘
淳安位于浙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侯区北缘.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新疆精河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富集,农业基础优越,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效,但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发展滞后、科技发
柑桔园生态系统相对比较稳定,病虫害及有益天敌种类较多.但由于随着生境(园相、园内植被和四周生物种群)、栽培措施(施肥、修剪和采收)、用药技术和环境气候的变化,病虫害结
众所周知,我国柑桔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早、中、晚熟品种不配套,上市期太集中.据统计,目前我国柑桔在11-12月成熟上市的中熟种占75%,9-10月上市的早熟种占20%,12月以后的
在琯溪蜜柚多年的栽培管理中,多数果农已认识到多施长效有机肥,可促使树体生长健壮,多结果而又可减少裂果数量。但在施用有机肥(如牛、马、猪、鸡、鸭、兔、鸽粪及土粪等)的土壤,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