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oll分离法联合MALDI-TOFMS直接鉴定血培养专性厌氧菌阳性标本的应用价值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Percoll分离法联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专性厌氧菌阳性标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血培养中单独厌氧瓶阳性标本,用Percoll分离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洗涤法两种方法对标本进行菌体富集和纯化处理,采用MALDI-TOF MS对标本进行直接鉴定,以转种后菌落鉴定结果为标准,对两种不同前处理方法的鉴定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共有71份血培养专性厌氧菌阳性标本纳入研究,采用Percoll分离法处理标本,专性厌氧菌“种
其他文献
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鼻及鼻窦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研究认为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在慢性鼻-鼻窦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上皮-间质转化被认为参与上皮屏障修复过程,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深入研究.本文对慢性鼻-鼻窦炎和上皮-间质转化之间的研究进行回顾,进一步全面认识其发病机制,为该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目的通过分析青年脑卒中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小板参数,探究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青年脑卒中的实验室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青年脑卒中患者78例(青年脑卒中组)、中老年脑卒中患者138例(老年脑卒中组)及体检健康者411例(对照组)的MTHFR基因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小板参数和血栓弹力图结果,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指标在青年脑卒中组、老年脑卒中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结果青年脑卒中组MTHFR基
目的 探究T盒子转录因子(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T-bet)、 GATA结合蛋白-3(GATA-binding protein 3,GATA-3)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CRS)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38,p38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 ~2017
1661年,德国学者Conrad Victor Schneider首次描述了腺样体的存在.他证实鼻腔里的黏液并非来源于垂体和大脑,而是来源于鼻腔壁的黏膜.他是这样描述腺样体的存在,它是饱满的,像脂肪,总是潮湿的,并分泌出黏性的物质.Schneider将腺样体结构定位在犁骨和枕骨大孔之间,以翼板为界.此后直到1775年,腺样体才再次被研究者Giovanni Domenico Santorini提及.
期刊
目的探究血清尿酸(UA)、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尿酸盐转运蛋白(UAT)水平预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243例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根据预后情况(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后随访12个月下肢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预后好组(182例,未发生下肢血管再狭窄)与预后差组(61例,发生下肢血管再狭窄),比较两组血清UA、HMGB1及UAT水平,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UA、HMGB1及UAT水平与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预
《药镜》一书是明末时期关于中药药性理论方面一部较为重要的普及应用类著作,但目前此书被介绍尚少。书中备载中药经络之归、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以及炮制之法、选辨之正、名谓异同之义等内容,突出讲述中药的治病机理;通过中药药性的独特之性进行其功效的探究,详述中药功效之精,同时注重将每味中药的特性特长一一分疏。全书无《本草纲目》之浩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注重实用。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ASTEMI患者2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60例)和预后良好组(155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MCP-1、SFRP5水平,分析MCP-1、SFRP5水平与ASTE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6个月的随访时间内,ASTEM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炎性疾病,由于症状反复发作而且临床治疗后症状不能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困扰.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中,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变应性鼻炎唯一的有潜力提供长期、治疗后效果维持和改变变应性鼻炎自然过程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就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常用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探讨采用56℃、30 min,56℃、60 min,60℃、30 min,70℃、15 min加热灭活标本对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7项下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5日至4月29日64例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7项呼吸道病毒抗原DFA检测,采用未灭活常规方法同56℃、30 min,56℃、60 min,60℃、30 min,70℃、15 min加热灭活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比较。结果通过未灭活常规方法检出39份阳性标本、25份阴性标本,同时采用56℃、30 min,
目的建立黄芪指纹图谱,并运用于评价黄芪在和力智能低温高效提取技术(HHLSE)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建立过程控制模式。方法通过对原材及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提取液、离心液、三足离心渣、高速离心渣、微滤浓液、微滤清液、膜浓缩液、膜清液、膜洗液分别进行指纹图谱测试,考察提取过程中物质群的转移及提取工艺的稳定性。结果建立了黄芪指纹图谱方法,该方法基线平稳,出峰数量多,分离度较高,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优良;膜浓液、膜洗液与黄芪原材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提取液、离心液、三足离心渣、微滤清液、高速离心渣、微滤浓液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