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无论对云南还是对周边国家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有助于解决沿边国家的经济问题,还可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促进双方的政治互信,这符合我国对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尽管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符合双边的利益诉求,可以推动我国实现面向西南的开放战略的实施,必然会给沿边国家和云南省甚至我国内地发展带来新的一轮冲击。
关键词: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机遇;挑战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每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无论是为改善民生还是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必然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是大势所趋,从区位上看,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利用突出的地理区域优势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消除中国与沿边国家的贸易与投资障碍,促进区域内贸易、资本、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与三个周边国家的贸易自由往来,使投资更加便利化。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云南省的对外开放,使远离对外开放的地带——云南省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不同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是比其更具体、内容更广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
一、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面临的机遇
(一)中国经济的崛起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一书曾说过,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机会,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18942.1亿元,翻了140多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2000年出口货物总额为2492.03亿美元,在2012年达到20487.14亿美元,增长了7.22倍;在进口贸易方面,2000年进口货物贸易总额为2250.94亿美元,2012年达到18184.05亿美元,增长了7.08倍,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丰富了国际产品市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也在常年持续增加,截至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5319亿美元,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世界有目共睹。另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总体上中国人口多、市场大、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助力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加大,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额达362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9%,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仍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正稳步开放,双方在近年来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如《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根据商务部信息,东盟六国在2013年1-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值高达4436.1亿美元,而其在2007年1-12月份的进出口总额为2025.5亿美元,增长高达一倍多。
大湄公河次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有泰国这样新兴充满活力的国家,也有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这样经济正在转型的国家。从世界银行的数据来看,近几年,越南的GDP年增长率基本是5%—6%左右,老挝是7%—8%左右,泰国波动幅度比较大,2009年增长率为—2.33%,2012年为7.67%,柬埔寨最近三年为7%左右,而中国增长较快,前几年维持在9%以上,2012、2013年皆为7.7%。各国经济增长不同,但是都以较快速度增长,经济整合程度呈上升趋势。
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云南省与这三个国家之间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如下: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看出,云南与缅甸贸易往来金额最大,其次是越南、老挝,且整体来看,贸易额是逐年递增的。近些年,云南省的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网站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1-7月份云南省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金额达到9305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5139万美元,同比增长23.8%;边境小额贸易进口金额为984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4990万美元,同比增长118.8%。由这些数据可知,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的商品跨国贸易会产生大量的货币的跨国结算业务,其金融业务发展潜力巨大,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使云南省与沿边国家之间的跨境货币结算等金融业务更加便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基础设施跨境合作,有助于把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劳动力、商品贸易、金融资本的汇聚地,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沿边经济带。
(三)云南省与沿边国家资源、技术互补优势
由于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近、人们生活习惯类似,在进行贸易往来时,不仅交通运输便利,而且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因习俗观念问题在贸易中产生摩擦。与云南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各个地方的资源有所差异,云南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缅甸的矿藏资源种类和储量都很可观,其中石油、天然气、钨、锡、铅等矿产都有可观储量;而老挝不仅矿产资源数量多,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越南国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煤、铁、铝储量很大,且盛产橡胶,水中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云南省内的植物种类繁多,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都具备,沿边国家热带、亚热带植物丰富,在植物种类方面同样形成互补优势,促进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发展;在技术上,云南拥有相对先进的矿产勘探、开采和加工技术,使云南与沿边国家在技术领域可相互补充。所以无论从资源还是从技术上,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拥有更多的互补优势来加深经济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二、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面临的挑战
(一)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交通运输条件落后
虽然目前已经有泛亚铁路、曼昆国际公路等多条公路、铁路通往东盟国家,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云南与边境国家的交通运输问题。云南地势多山多林,道路险峻,很多地州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沿边地区更是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比如磨憨口岸地形呈狭长带状分布,两边高山,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段、曼昆国际大通道小勐养至磨憨高速公路还未开工建设。且曼昆国际公路通车不畅,跨越泰老间湄公河的会晒大桥尚未开通,老挝段的路况相对较差,弯多路险,塌方和路基塌陷路段较多,对客车和货运都造成较大影响。交通运输条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能否吸引招商项目的入驻及商品运输的速度和成本,关乎中国与沿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二)沿边国家政治不稳定
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国家经济落后、边境不稳定以及其国内政府不稳定都会使得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的的发展受到影响,阻碍自贸区的建设。比如缅甸与中国云南接壤,缅甸在民主化进程中,民众不满军政府的统治,用一种对抵制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社会常常处于动乱和分裂的状态,对于学生和民众的暴乱,军政府常常采取暴力的方式镇压。缅甸内部的民族党派之间的冲突,及其他发达国家对缅态度的变化,都将导致缅甸对华态度的改变,也一次次导致中国在缅投资项目搁浅,损失惨重。
沿边国家的不稳定因素,不仅使得中国对缅投资造成大量损失,还对对云南边境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沿边国家的不稳定,还可能使大量难民进入中国内地,这也对中国内地安全带来隐患。如果这些边境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损害中国与其开展的贸易与投资,而且直接影响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云南沿边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差异性
由于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的贸易量的加大,需要进行跨国货币结算业务需求也加大,尽管云南省实行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但是沿边国家金融行业发展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容易在交易中产生分歧。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可能使中国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而且因为国家政治的不稳定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可能时常性的发生变动或得不到有效地执行,进而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和投资的风险。
东盟各国法律尤其是关于外商投资领域法律都有很大的不同,越南对于外国在越南的投资领域分别作了鼓励、禁止、允许及限制的不同规定,比如鼓励农业、林业、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电子产业等,禁止对环境有害、破坏历史遗迹、文化风俗等项目;老挝规定了优先发展、允许和禁止投资的产业都有规定;缅甸也作了相关的规定。在不同国家对跨国投资合作方式可能会产生分歧,比如在越南的关于投资的法律中规定外商独资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而老挝的相关法律中并没有明确对其作出规定。所以在进行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中必须规范性的法律制度,使试验区内的企业利益有一致的法律保障依据。
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无论对云南还是对周边国家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有助于解决沿边国家的经济问题,还可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促进双方的政治互信,这符合我国对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尽管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这一改变符合双边的利益诉求,是为了双边的利益建设的一种合作关系,推动了我国实现面向西南的开放战略的实施,必然会给沿边国家和云南省甚至我国内地发展带来新的一轮冲击,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田鸿雁,宋学文.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成就、挑战与对策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2(1)。
[2] 陆亚琴.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云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 耿文杰.中国与东盟国家外资法律制度冲突与竞合[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园园(1988-),女,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国际贸易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朱立(1966-),男,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单位所在地邮编:650221
关键词: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机遇;挑战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每个国家都在为自身的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无论是为改善民生还是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必然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是大势所趋,从区位上看,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利用突出的地理区域优势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消除中国与沿边国家的贸易与投资障碍,促进区域内贸易、资本、劳动力的流动,加强与三个周边国家的贸易自由往来,使投资更加便利化。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也推动了云南省的对外开放,使远离对外开放的地带——云南省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不同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是比其更具体、内容更广泛,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版。
一、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面临的机遇
(一)中国经济的崛起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一书曾说过,中国经济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机会,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518942.1亿元,翻了140多倍;在进出口贸易方面,2000年出口货物总额为2492.03亿美元,在2012年达到20487.14亿美元,增长了7.22倍;在进口贸易方面,2000年进口货物贸易总额为2250.94亿美元,2012年达到18184.05亿美元,增长了7.08倍,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巨大的进出口贸易额丰富了国际产品市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也在常年持续增加,截至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达到5319亿美元,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世界有目共睹。另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对世界金融市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总体上中国人口多、市场大、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发展助力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不断加大,2011年中国与东盟贸易创历史新高,贸易额达362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3.9%,东盟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仍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国家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正稳步开放,双方在近年来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如《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根据商务部信息,东盟六国在2013年1-1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值高达4436.1亿美元,而其在2007年1-12月份的进出口总额为2025.5亿美元,增长高达一倍多。
大湄公河次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有泰国这样新兴充满活力的国家,也有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这样经济正在转型的国家。从世界银行的数据来看,近几年,越南的GDP年增长率基本是5%—6%左右,老挝是7%—8%左右,泰国波动幅度比较大,2009年增长率为—2.33%,2012年为7.67%,柬埔寨最近三年为7%左右,而中国增长较快,前几年维持在9%以上,2012、2013年皆为7.7%。各国经济增长不同,但是都以较快速度增长,经济整合程度呈上升趋势。
云南省与缅甸、越南、老挝接壤,云南省与这三个国家之间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如下: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看出,云南与缅甸贸易往来金额最大,其次是越南、老挝,且整体来看,贸易额是逐年递增的。近些年,云南省的边境贸易进出口额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云南省统计年鉴
根据云南省商务厅网站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1-7月份云南省边境小额贸易出口金额达到93054万美元,上年同期为75139万美元,同比增长23.8%;边境小额贸易进口金额为9845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4990万美元,同比增长118.8%。由这些数据可知,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的商品跨国贸易会产生大量的货币的跨国结算业务,其金融业务发展潜力巨大,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使云南省与沿边国家之间的跨境货币结算等金融业务更加便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金融基础设施跨境合作,有助于把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劳动力、商品贸易、金融资本的汇聚地,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沿边经济带。
(三)云南省与沿边国家资源、技术互补优势
由于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文化相近、人们生活习惯类似,在进行贸易往来时,不仅交通运输便利,而且相对来说,更不容易因习俗观念问题在贸易中产生摩擦。与云南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各个地方的资源有所差异,云南的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缅甸的矿藏资源种类和储量都很可观,其中石油、天然气、钨、锡、铅等矿产都有可观储量;而老挝不仅矿产资源数量多,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越南国内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其中煤、铁、铝储量很大,且盛产橡胶,水中海洋生物种类繁多。
云南省内的植物种类繁多,热带、亚热带、温带甚至寒带的植物品种都具备,沿边国家热带、亚热带植物丰富,在植物种类方面同样形成互补优势,促进生物制药等产业的发展;在技术上,云南拥有相对先进的矿产勘探、开采和加工技术,使云南与沿边国家在技术领域可相互补充。所以无论从资源还是从技术上,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拥有更多的互补优势来加深经济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二、建设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面临的挑战
(一)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交通运输条件落后
虽然目前已经有泛亚铁路、曼昆国际公路等多条公路、铁路通往东盟国家,但是仍然无法彻底解决云南与边境国家的交通运输问题。云南地势多山多林,道路险峻,很多地州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沿边地区更是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比如磨憨口岸地形呈狭长带状分布,两边高山,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泛亚铁路中线玉溪至磨憨段、曼昆国际大通道小勐养至磨憨高速公路还未开工建设。且曼昆国际公路通车不畅,跨越泰老间湄公河的会晒大桥尚未开通,老挝段的路况相对较差,弯多路险,塌方和路基塌陷路段较多,对客车和货运都造成较大影响。交通运输条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能否吸引招商项目的入驻及商品运输的速度和成本,关乎中国与沿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二)沿边国家政治不稳定
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的国家经济落后、边境不稳定以及其国内政府不稳定都会使得云南沿边自由贸易区的的发展受到影响,阻碍自贸区的建设。比如缅甸与中国云南接壤,缅甸在民主化进程中,民众不满军政府的统治,用一种对抵制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社会常常处于动乱和分裂的状态,对于学生和民众的暴乱,军政府常常采取暴力的方式镇压。缅甸内部的民族党派之间的冲突,及其他发达国家对缅态度的变化,都将导致缅甸对华态度的改变,也一次次导致中国在缅投资项目搁浅,损失惨重。
沿边国家的不稳定因素,不仅使得中国对缅投资造成大量损失,还对对云南边境安全造成威胁。同时由于沿边国家的不稳定,还可能使大量难民进入中国内地,这也对中国内地安全带来隐患。如果这些边境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损害中国与其开展的贸易与投资,而且直接影响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云南沿边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及差异性
由于云南与沿边国家之间的贸易量的加大,需要进行跨国货币结算业务需求也加大,尽管云南省实行了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但是沿边国家金融行业发展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容易在交易中产生分歧。如果双方发生纠纷,可能使中国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而且因为国家政治的不稳定使得相关法律法规可能时常性的发生变动或得不到有效地执行,进而大大增加了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和投资的风险。
东盟各国法律尤其是关于外商投资领域法律都有很大的不同,越南对于外国在越南的投资领域分别作了鼓励、禁止、允许及限制的不同规定,比如鼓励农业、林业、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电子产业等,禁止对环境有害、破坏历史遗迹、文化风俗等项目;老挝规定了优先发展、允许和禁止投资的产业都有规定;缅甸也作了相关的规定。在不同国家对跨国投资合作方式可能会产生分歧,比如在越南的关于投资的法律中规定外商独资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而老挝的相关法律中并没有明确对其作出规定。所以在进行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中必须规范性的法律制度,使试验区内的企业利益有一致的法律保障依据。
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无论对云南还是对周边国家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不仅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有助于解决沿边国家的经济问题,还可缓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促进双方的政治互信,这符合我国对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尽管云南沿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这一改变符合双边的利益诉求,是为了双边的利益建设的一种合作关系,推动了我国实现面向西南的开放战略的实施,必然会给沿边国家和云南省甚至我国内地发展带来新的一轮冲击,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田鸿雁,宋学文.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成就、挑战与对策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2(1)。
[2] 陆亚琴.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云南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 耿文杰.中国与东盟国家外资法律制度冲突与竞合[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园园(1988-),女,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国际贸易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第二作者:朱立(1966-),男,云南财经大学印度洋地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单位所在地邮编:6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