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厦门电信产生收入的增值业务产品种类有几十种,但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增值业务收入大致分为两类:1.信息通道类(为用户提供信息传输方式的产品,如IDC、彩铃功能、来显、坐席外包等);2.信息应用类(如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互联星空等)。要提高转型收入的占比,我们首先得分析其收入的构成,由此找出增收的着力点。
从2005、2006年增值收入结构来看,通道类收入占了转型收入的80%以上,但是不能仅仅因此就把提高转型收入的关注重点放在通道类的产品上,恰恰相反,信息应用类产品的发展才是转型收入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发动机,理由主要是以下两方面:1.通道类产品大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收入提高的空间不大;2.“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战略目标要求公司的业务从产业链上的“接入提供商”向“应用提供商”延伸,整合应用与接入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因此信息应用类的产品应该是今后转型收入提升的工作重点。
在信息应用类产品中,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无论从收入的增长还是从转型的战略意义来看都是关键性的领军业务,本文将就商务领航的业务发展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分析商务领航的问题
“商务领航”是针对政企用户构建的客户品牌,主要包括5大类产品:管理改善类(如办公自动化)、销售促进类(如网上商城)、服务支持类(如企业组网、设备租赁)、商务沟通类(如虚拟传真、企信通)、企业形象提升类(如企业彩铃、域名服务)。
这5大类下面又有许多细类产品,商务领航品牌下共有几十种产品。产品可以说十分丰富,但这对其业务发展也造成了一个问题:由于其业务的综合性、先进性和复杂性,当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业务发展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商务领航”的目标客户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即每个行业有不同需求,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需求又各不相同。
对于众多政企用户来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商务领航”的产品和功能有多么丰富,用户们只关注的是“商务领航”真正能为我这个独立的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让客户认同、接受并积极使用,这需要客户经理熟悉商务领航的产品和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性的解决方案,目前对于大多客户经理来说这存在一定难度。
“商务领航”这项转型新业务目前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期,我认为它的业务发展和推广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思路:以成功的典型项目为切入点,以行业应用为杠杆,由“点”(典型项目)及“线”(行业应用)再到“面”(社会信息化)。
举办“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
通过“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挖掘散落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寻找嵌入“商务领航”业务的机会,并利用大赛发现成熟的应用推广项目,把成功案例推广至获奖企业所在的整个行业中,由此实现由点及线再到面,扩大“商务领航”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务领航的业务推广和发展模式由以前的“推”仅仅依靠客户经理去思考如何把产品销售给客户,如何打造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拉”——由客户主动参与提供现成的成熟的应用方案和新的市场机会,形成推拉双向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而且获奖的成功案例通过公众媒体的宣传对其他潜在客户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提供了巨大的“榜样力量”。
1)以提升厦门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全面促进“数字厦门”建设和发展为宗旨,联合政府(如信产局)、媒体及行业协会作为比赛的主協办单位,整合和利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提高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将该比赛打造成“厦门市信息化应用最高水平的赛事”。
2) 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在各自领域内有开展信息化应用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及成果的企事业单位或团体,以便让此次大赛拥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发现更多的业务机会。
3) 评选方式和宣传渠道:评选方式参照“超级女声”为评选方式,海选入围项目由专家评审投票决定,并公示入围单位和专家点评,最后的单项奖和晋级十强、十进三的PK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站和短信投票决定,参与投票的可获幸运奖。宣传方式以厦门强势的媒体厦门日报、广电、政府网站、行业协会渠道、小鱼社区以及厦门电信的自有渠道为主。
目前,厦门移动已经举办了两届“企动力”移动信息化应用大赛,它是以移动通信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的差异化在于业务融合的范围更广,以宽带、固话、小灵通等产品组合实现信息化。
评选商务领航信息应用项目
通过内部商务领航信息应用项目评选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动力方面:通过考核和奖励刺激客户经理的积极性,让其更努力钻研商务领航产品和业务,研究客户的个性需求,并把产品转变为成功的解决方案;二是能力方面:通过成功案例的交流、评选和推广,让成功的经验发挥其种子作用,帮助更大一批客户经理复制和创新成功的经验,高效地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
以商务领航推进农村信息化
根据厦门农村客户的特点,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快拓展农村电信市场,使“商务领航”业务在厦门本地农村 “开花结果”。
“商务领航”在厦门农村电信市场业务的目标客户群应首先定位于乡镇中的中小企业,其次是乡镇政府单位。在推广过程中要把“商务领航”与中小企业信息化紧密结合,使之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前期要通过市场调研,针对乡镇中小企业相关的业务、行业应用和“商务领航”杯行业信息化应用大赛中的成功案例,打造产销对路的“商务领航”个性化产品,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理念宣传和业务推介,让广大农村客户认同、接受,并积极使用。我们还要针对农村信息化水平低的特点,建立并完善以商务应用促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客户经理更需一对一地指导帮助农村客户加强商务应用。
具体措施:
1.强调用户体验和现场演示。根据农村中小企业用户的特点,在商务领航产品推广方面应更强调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人员,结合村、乡、镇、区政府和经济发展局等机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发动和配合其政府干部到有关乡镇进行“商务领航”巡回演示。小组每到一地,由乡镇政府与相关部门组织当地中小企业业主参加,在对乡镇市场调研和巡回演示的过程中,通过与客户交流,收集需求、发现商机并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客户进行个性化的业务宣传和产品推广。
2.循序渐进,设计个性产品,区别对待。目前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差别很大,在推进商务领航业务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对尚未启动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设计最简单的应用产品,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需要客户经理加强指导,激发客户使用“商务领航”的兴趣;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可以推介客户尝试管理改善类产品,由其体验进行生产、经营、销售等流程的网上流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村、乡、镇等政府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上可开设 “党务信息”、“乡镇企业信息”、“乡镇新闻”、 “物业平台”、“百姓生活”、“民主管理”等栏目,为他们提供包括内容、传输等全方位的应用服务,帮助广大农村用户通过网络应用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2005、2006年增值收入结构来看,通道类收入占了转型收入的80%以上,但是不能仅仅因此就把提高转型收入的关注重点放在通道类的产品上,恰恰相反,信息应用类产品的发展才是转型收入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发动机,理由主要是以下两方面:1.通道类产品大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趋于饱和,收入提高的空间不大;2.“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战略目标要求公司的业务从产业链上的“接入提供商”向“应用提供商”延伸,整合应用与接入为用户提供整合式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因此信息应用类的产品应该是今后转型收入提升的工作重点。
在信息应用类产品中,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无论从收入的增长还是从转型的战略意义来看都是关键性的领军业务,本文将就商务领航的业务发展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分析商务领航的问题
“商务领航”是针对政企用户构建的客户品牌,主要包括5大类产品:管理改善类(如办公自动化)、销售促进类(如网上商城)、服务支持类(如企业组网、设备租赁)、商务沟通类(如虚拟传真、企信通)、企业形象提升类(如企业彩铃、域名服务)。
这5大类下面又有许多细类产品,商务领航品牌下共有几十种产品。产品可以说十分丰富,但这对其业务发展也造成了一个问题:由于其业务的综合性、先进性和复杂性,当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业务发展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商务领航”的目标客户需求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即每个行业有不同需求,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的需求又各不相同。
对于众多政企用户来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商务领航”的产品和功能有多么丰富,用户们只关注的是“商务领航”真正能为我这个独立的企业带来什么价值,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让客户认同、接受并积极使用,这需要客户经理熟悉商务领航的产品和行业特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性的解决方案,目前对于大多客户经理来说这存在一定难度。
“商务领航”这项转型新业务目前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初期,我认为它的业务发展和推广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思路:以成功的典型项目为切入点,以行业应用为杠杆,由“点”(典型项目)及“线”(行业应用)再到“面”(社会信息化)。
举办“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
通过“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挖掘散落社会各行各业的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寻找嵌入“商务领航”业务的机会,并利用大赛发现成熟的应用推广项目,把成功案例推广至获奖企业所在的整个行业中,由此实现由点及线再到面,扩大“商务领航”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更重要的一点是,商务领航的业务推广和发展模式由以前的“推”仅仅依靠客户经理去思考如何把产品销售给客户,如何打造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转变为“拉”——由客户主动参与提供现成的成熟的应用方案和新的市场机会,形成推拉双向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而且获奖的成功案例通过公众媒体的宣传对其他潜在客户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提供了巨大的“榜样力量”。
1)以提升厦门信息化整体应用水平,全面促进“数字厦门”建设和发展为宗旨,联合政府(如信产局)、媒体及行业协会作为比赛的主協办单位,整合和利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提高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将该比赛打造成“厦门市信息化应用最高水平的赛事”。
2) 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在各自领域内有开展信息化应用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及成果的企事业单位或团体,以便让此次大赛拥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发现更多的业务机会。
3) 评选方式和宣传渠道:评选方式参照“超级女声”为评选方式,海选入围项目由专家评审投票决定,并公示入围单位和专家点评,最后的单项奖和晋级十强、十进三的PK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站和短信投票决定,参与投票的可获幸运奖。宣传方式以厦门强势的媒体厦门日报、广电、政府网站、行业协会渠道、小鱼社区以及厦门电信的自有渠道为主。
目前,厦门移动已经举办了两届“企动力”移动信息化应用大赛,它是以移动通信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的。“商务领航”杯信息化应用大赛的差异化在于业务融合的范围更广,以宽带、固话、小灵通等产品组合实现信息化。
评选商务领航信息应用项目
通过内部商务领航信息应用项目评选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动力方面:通过考核和奖励刺激客户经理的积极性,让其更努力钻研商务领航产品和业务,研究客户的个性需求,并把产品转变为成功的解决方案;二是能力方面:通过成功案例的交流、评选和推广,让成功的经验发挥其种子作用,帮助更大一批客户经理复制和创新成功的经验,高效地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水平。
以商务领航推进农村信息化
根据厦门农村客户的特点,推进农村信息化,加快拓展农村电信市场,使“商务领航”业务在厦门本地农村 “开花结果”。
“商务领航”在厦门农村电信市场业务的目标客户群应首先定位于乡镇中的中小企业,其次是乡镇政府单位。在推广过程中要把“商务领航”与中小企业信息化紧密结合,使之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前期要通过市场调研,针对乡镇中小企业相关的业务、行业应用和“商务领航”杯行业信息化应用大赛中的成功案例,打造产销对路的“商务领航”个性化产品,再通过多种形式的理念宣传和业务推介,让广大农村客户认同、接受,并积极使用。我们还要针对农村信息化水平低的特点,建立并完善以商务应用促业务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客户经理更需一对一地指导帮助农村客户加强商务应用。
具体措施:
1.强调用户体验和现场演示。根据农村中小企业用户的特点,在商务领航产品推广方面应更强调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置人员,结合村、乡、镇、区政府和经济发展局等机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发动和配合其政府干部到有关乡镇进行“商务领航”巡回演示。小组每到一地,由乡镇政府与相关部门组织当地中小企业业主参加,在对乡镇市场调研和巡回演示的过程中,通过与客户交流,收集需求、发现商机并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客户进行个性化的业务宣传和产品推广。
2.循序渐进,设计个性产品,区别对待。目前农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差别很大,在推进商务领航业务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对尚未启动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设计最简单的应用产品,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对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企业,需要客户经理加强指导,激发客户使用“商务领航”的兴趣;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可以推介客户尝试管理改善类产品,由其体验进行生产、经营、销售等流程的网上流转,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引导和帮助有条件的村、乡、镇等政府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上可开设 “党务信息”、“乡镇企业信息”、“乡镇新闻”、 “物业平台”、“百姓生活”、“民主管理”等栏目,为他们提供包括内容、传输等全方位的应用服务,帮助广大农村用户通过网络应用来提高生产、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