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韩懋为明代著名医家,撰有《韩氏医通》《杨梅疮论治方》等医学名著。韩氏提出的"一气流行"说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思想,是其医学理论根基。"一气流行"说重视气的运行,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XZS0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懋为明代著名医家,撰有《韩氏医通》《杨梅疮论治方》等医学名著。韩氏提出的"一气流行"说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思想,是其医学理论根基。"一气流行"说重视气的运行,认为气机不调或气虚是疾病的病因病机;"一气流行"诊脉法从气之动静理解脉象,总结了气、血、痰、火四大病机的脉象特点;韩氏临证则依气、血、痰、火分别施治,气分之病,力推香附;血分之病,力主当归;以姜汁炒香附治痰;以黄连为主治火。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于中医"湿沴疫",病因病机特点为"湿沴上受,首先犯肺"。"湿沴"之气复杂多变,传变急速,易生坏病,可随地域不同而发生寒化或热化,以寒化为主生寒湿,亦可
"分消走泄法"源于《黄帝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对应疾病为暑温、湿温、湿病等,而其对应之证,乃湿热证。湿
《濒湖脉学》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脉学专著,全书以歌诀体裁编写而成,语言简明、比喻贴切,论脉简要而不失生动。作为后世学习脉学之圭臬,《濒湖脉学》善用比象思维,还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第397条,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证病机为余热仍炽、津气两伤、痰饮内停,其主证除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外,尚有发热、心烦、便
内阳外阴本体结构是指在下在内之阳与在上在外之阴为正常的阴阳结构关系。阳虚盗汗或为阳虚日久、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汗液外泄所致;或为阴盛于下、格阳于外、阳不得潜所致
脐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脐部调动人体先天经气,从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脐针治疗干眼症强调"因人治宜"。临证以震、离、坤3个方位为主穴,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时,应结合其
五运六气学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木、火、土、金、水”五运以及“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均是通过影响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等生化之气而作用于人
肝癌与抑郁可分别归属于肝积与郁证,二者病位均以肝为主,常相互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并发不同程度的抑郁。肝积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邪毒瘀滞;郁证病机主要为气机不畅,气血
"养子十法"出自《小儿病源方论》。该法以温凉为主要手法协调脏腑阴阳,畅达气机;以顾护五脏为核心目的,把顾护肺、脾、肾阳气,平衡心、肝阳气的观点用于小儿防病中。以"要背
"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语出《金匮要略》。"阳前通,则恶寒"是指阳虽先通但寒未尽除;"阴前通,则痹不仁"是指阴虽先通而痹未尽愈。恶寒不是阳前通的结果,而是身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