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测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认定,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态度、情感、价值观的一种检测。一份好的考卷,不仅能对学生各方面素养进行考查,同时,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最终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试卷的评讲是考试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把握好这一关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现和知识运用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反思过程,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为了提高试卷评讲的效率,“小组合作研究试卷评讲六步法”的运用,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过程的关键一关,发挥考试的正面作用,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注入活力与增添动力。
第一步,通报分析
每一次考试前,教师自己要认真做好范卷,对学生的考卷及时批阅,及时对考卷的难易度、得分率、失分率、正确率、错误率进行统计,对学生各分数段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试卷对学生的检测度,以便能科学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试卷评讲前,教师能根据相关数据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简短的考卷分析及本班学生的成绩分析,我们反对在全班对每个同学的考分进行通报,但提倡公布各分数段的考分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成绩档次即可。这样做能帮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下一次的学习添油加码。
如某老师对某一次单元测试卷课前分析如下:这次单元测试基础知识紧扣课本,知识点考查较为全面。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材恰当,除阅读理解的D短文外,其余文章难易适中。任务型阅读设题不难,有较强的上下文语境,短文填空除第3空格与第8空格外,其余都可根据文意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答案。书面表达紧扣这一单元话题,与我们所学内容相配,并采取了半开放式的写作形式,符合中考要求。总体来说,这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但从同学们的答卷情况来看,完形填空与短文填空失分较为严重,部分同学在单选题及词汇运用题这两项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尤其是单选题的第6题、第9题及第11题,错误率较高,词汇运用题中的第3题、第5题正确率较低。写作题这一项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个别同学审题不清的问题。这次总分120分的考卷,115分以上的同学总计10人,其中×××同学取得了119的成绩,位列全班第一,同时位列全校第一;110分—115分的同学有12人;100分—110分的同学有14人;90分—100分的同学有6人;80分—90分的同学有3人;72分—80分的同学有3人;72分以下的同学有4人。
第二步,独立订正
已批阅考卷分发到同学手里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自我订正,让学生标出错误类型。错误类型包括:○:知识缺陷错误,◆:知识模糊错误,●:考题审题错误,*:粗心失误错误 ◎:其它原因错误等。学生通过再次审题、重新思考、重新做题等过程可以独立自行解决“考题审题错误题”与“粗心失误错误题”等。教师要求学生自我解决部分考题并在这些考题前标明错误原由。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时间当堂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总结经验,避免错误。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步,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组,教师当堂任命一名学习能力强、成绩较为优秀、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做小组长。提出小组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解决他们之间感到疑惑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之间绝大多数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知识缺陷错误题”及“知识模糊错误题”,并将彼此之间的错误进行交流。他们能通过互学互帮,共同解决彼此的错误问题。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们在考题上标明错误原由。通过这一轮的小组交流,学生们不仅自行解决了部分错误,而且,他们在共同的交流学习中发现了对方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形成了合作学习研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步,组长汇报
经过了小组内的讨论、合作学习,每小组留下了各自小组的“未解之题”。各小组长将本组内没有解决的错题在全班进行汇报,寻求其它小组的帮助,这样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课堂形成了“让学生来教学生”的全班共同学习的局面,同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帮助,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亚于“教师来教学生”的传统格局。
通过组长间相互汇报,学生们进行了心灵的碰撞,这样所学的知识更牢固,教学过程情景化更强,给学生们的印象更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师生互动
经过以上四轮的自主合作交流互动学习,学生们在一份考卷中留下的疑难问题就越来越集中了。而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考题分析,教师就必须展现给学生解题的分析思路、思维过程,将解题过程与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碰撞,分析出学生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走出思考的误区,最终师生达成一致。例如,对一些阅读理解考题的选择,教师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帮助学生理出错误项、干扰项与正确项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通过“展现自己的思维”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解题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真正让学生从考卷中有所获和有所得。
第六步,检测巩固
教师在试卷评讲前要认真进行试卷评讲前的备课。不仅要备试卷分析,课堂组织形式,还要备对学生所犯错题目的课堂练习设计。要在原有考点的基础上进行题目的变形、转换、拓展、延伸,对知识的再运用作充分的备课。教师和同学们在经过以上五步自主合作交流互动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要进行当堂训练,教师重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坚决让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真正发挥考试的正面作用。
通过考试,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树立更强的信心,让学生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而且我们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增强学习能力及应试技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总之,我们要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推动力。
试卷的评讲是考试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卡。把握好这一关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再现和知识运用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反思过程,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为了提高试卷评讲的效率,“小组合作研究试卷评讲六步法”的运用,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考试过程的关键一关,发挥考试的正面作用,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注入活力与增添动力。
第一步,通报分析
每一次考试前,教师自己要认真做好范卷,对学生的考卷及时批阅,及时对考卷的难易度、得分率、失分率、正确率、错误率进行统计,对学生各分数段情况进行分析。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把握试卷对学生的检测度,以便能科学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试卷评讲前,教师能根据相关数据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简短的考卷分析及本班学生的成绩分析,我们反对在全班对每个同学的考分进行通报,但提倡公布各分数段的考分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成绩档次即可。这样做能帮助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下一次的学习添油加码。
如某老师对某一次单元测试卷课前分析如下:这次单元测试基础知识紧扣课本,知识点考查较为全面。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材恰当,除阅读理解的D短文外,其余文章难易适中。任务型阅读设题不难,有较强的上下文语境,短文填空除第3空格与第8空格外,其余都可根据文意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答案。书面表达紧扣这一单元话题,与我们所学内容相配,并采取了半开放式的写作形式,符合中考要求。总体来说,这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但从同学们的答卷情况来看,完形填空与短文填空失分较为严重,部分同学在单选题及词汇运用题这两项中出现了不必要的错误,尤其是单选题的第6题、第9题及第11题,错误率较高,词汇运用题中的第3题、第5题正确率较低。写作题这一项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着个别同学审题不清的问题。这次总分120分的考卷,115分以上的同学总计10人,其中×××同学取得了119的成绩,位列全班第一,同时位列全校第一;110分—115分的同学有12人;100分—110分的同学有14人;90分—100分的同学有6人;80分—90分的同学有3人;72分—80分的同学有3人;72分以下的同学有4人。
第二步,独立订正
已批阅考卷分发到同学手里后,教师首先让学生自我订正,让学生标出错误类型。错误类型包括:○:知识缺陷错误,◆:知识模糊错误,●:考题审题错误,*:粗心失误错误 ◎:其它原因错误等。学生通过再次审题、重新思考、重新做题等过程可以独立自行解决“考题审题错误题”与“粗心失误错误题”等。教师要求学生自我解决部分考题并在这些考题前标明错误原由。这样一方面给学生时间当堂反思自己的做题过程,总结经验,避免错误。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步,小组交流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进行分组,教师当堂任命一名学习能力强、成绩较为优秀、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学做小组长。提出小组活动的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解决他们之间感到疑惑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之间绝大多数相互交流了各自的“知识缺陷错误题”及“知识模糊错误题”,并将彼此之间的错误进行交流。他们能通过互学互帮,共同解决彼此的错误问题。同时教师要求学生们在考题上标明错误原由。通过这一轮的小组交流,学生们不仅自行解决了部分错误,而且,他们在共同的交流学习中发现了对方的长处与自己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形成了合作学习研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步,组长汇报
经过了小组内的讨论、合作学习,每小组留下了各自小组的“未解之题”。各小组长将本组内没有解决的错题在全班进行汇报,寻求其它小组的帮助,这样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课堂形成了“让学生来教学生”的全班共同学习的局面,同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帮助,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亚于“教师来教学生”的传统格局。
通过组长间相互汇报,学生们进行了心灵的碰撞,这样所学的知识更牢固,教学过程情景化更强,给学生们的印象更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独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师生互动
经过以上四轮的自主合作交流互动学习,学生们在一份考卷中留下的疑难问题就越来越集中了。而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考题分析,教师就必须展现给学生解题的分析思路、思维过程,将解题过程与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碰撞,分析出学生的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走出思考的误区,最终师生达成一致。例如,对一些阅读理解考题的选择,教师要从文本本身出发帮助学生理出错误项、干扰项与正确项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通过“展现自己的思维”去“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解题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思考,真正让学生从考卷中有所获和有所得。
第六步,检测巩固
教师在试卷评讲前要认真进行试卷评讲前的备课。不仅要备试卷分析,课堂组织形式,还要备对学生所犯错题目的课堂练习设计。要在原有考点的基础上进行题目的变形、转换、拓展、延伸,对知识的再运用作充分的备课。教师和同学们在经过以上五步自主合作交流互动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要进行当堂训练,教师重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坚决让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真正发挥考试的正面作用。
通过考试,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树立更强的信心,让学生更能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而且我们要让学生在考试中增强学习能力及应试技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总之,我们要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