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科普类文章“e”双翅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sslov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科普类文章教学中,运用教育新技术结合科普类文章特点,从语文课程标准出发,充分利用个性化学习终端,让文章架构灵动起来,让教学内容丰满起来,让学生表达丰富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科普类文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丰富个人科普知识。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科普类文章 学习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科普类文章,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大自然的文字》一文就是代表。纵观目前科普类文章教学,往往出现“重知识,少情趣”的现象,使课堂缺少语文味。同时教师容易偏离语文课程标准,忽视学段教学目标,模糊各学段界线,“重内容习得,轻拓展表达”、“重表达指导,轻架构指引”等问题时有发生。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E学习”课堂环境下,充分利用个性化学习终端,结合终端APP的相应功能,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能有效避免上述教学问题。本文将以《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教学为基础,谈一谈在高年级教学中如何通过新技术,让文章架构灵动起来,让教学内容丰满起来,让学生表达丰富起来,给科普类文章“e”双翅膀。
  一、思维导图——灵动多样的架构展示
  根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各年段教学目标与相应教学设计应有明显侧重:低年级侧重于“字、词、句”的训练,中年级着手关注“段”的训练,高年级更多地指向“篇章”训练。因此,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就以“篇章”导入,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架构是否有自己清晰且个性化的认知。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课堂伊始,笔者以第一课时作业为导入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展现对全文谋篇布局的认识。课堂上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的思维导图:有清晰展示课文内容的;有创意表达作者意图的;有从作者表达方式入手的。通过短短5分钟的交流,个性化的展示让他们对课文的“架构”有了深刻认识。
  如何让这一教学活动更高效地呈现在课堂上,并有一定延展性呢?“E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二、多彩活动——丰满多元的内容学习
  科普性文章教学的首要重点应是弄清楚相关科普知识。因此,在“内容教学”方面,笔者利用“E学习”环境创设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两大学习情境,力图通过丰满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经过思考,笔者确定了以下方式:①先创设以“星文字”为主体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学到内容,习得方法。在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朗读了解段意,再创设“寻找北极星”情境,通过下发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找到北极星,切实获得“内容”知识。②再创设其余“三种文字”为主体的“合作探究”,以“文字探索兴趣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分工学习。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交流,积累了许多课内课外关于大自然文字的知识。
  如何让学生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率地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呢?E学习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可能。
  1.高效平台——师生共受益。
  本课所用的平台——智动课堂平台中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功能对科普类文章教学十分有效。如“合作探究”环节,学生根据平台分组功能分好兴趣小组,再从资料库中找到对应资料进行小组分工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终端,对教师下发的资料进行合作学习,并通过便捷工具对学习资料进行圈点批注,让学习成果更加直观,学习效率更高。同时,各小组学习各有侧重,组内成员学习各有侧重,个性学习时如百家争鸣,汇报交流时又如百川入海,这样让学生根据多样化教学设计,获得个性与共性学习与提升。
  2.APP功能强大——学习更智能。
  开放的网络环境及便捷的推送投屏功能使本课个性化学习更为容易。
  (1)SIRI语音助手。学习中,学生通过SIRI语音助手搜索相关资料,以此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如“云文字小组”就有学生用SIRI搜索相关谚语,“石灰石小组”有学生用SIRI搜索石灰石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2)社交APP。交流“你还了解哪些大自然文字”环节,学生利用QQ、云盘等社交APP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观察日记、观察视频)展示出来,个性化学习水到渠成。
  (3)AIRPLAY实时投屏功能。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AIRPLAY实时投屏功能能大发神威。学生只需要简单操作,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包括动态操作)都能快速实时地展现在大屏上。如思维导图展示、寻找北极星、文字小组交流、介绍稿件交流等环节都因为AIRPLAY变得更具实效性。
  三、“学、写”结合——丰富高效的拓展表达
  为避免科普类文章教学中“重内容习得,轻拓展表达”的弊病,笔者在教学中重点考虑“表达”教学。本文中作者的表达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学中,笔者试图通过多样化学习,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因此,笔者在教学“星文字”环节时拓展了“北极星”的资料,通过课外搜集的“北极星资料”与课文中“北极星资料”进行朗读分析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通俗、有趣。
  基于充分交流,学生已经习得了作者“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因此,笔者在教学尾声阶段设计了“根据所给资料,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种大自然文字”环节,立足于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所给资料简明扼要:为什么鱼儿浮出水面,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水中有供鱼呼吸的氧气。下雨前,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中的氧气不足了,鱼在水中呼吸困难,所以只能浮到水面获得充足的氧气。学生的表现令人欣喜,创作出了关于“大雨来时,鱼出水面”的属于自己的诗歌、谚语、通俗化表达。如大鱼出水嘴吧嗒,小于出水吐泡泡,要问这是为什么,大雨马上要来到……由此看来,充分利用E学习的便利性,充分贴合课程标准设计科普类文章教学,能让学生习得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
  教学实践证实,只有将文章架构、教学内容、学生表达等置于教学中正确的位置,充分利用新技术,才能让高年级科普类文章阅读教学实践“行之有效”,真正给科普类文章“e”双翅膀,展翅翱翔。
  参考文献:
  [1]王文麗.让科普文漾出浓浓的语文味.学周刊,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实践性研究是实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园本教研质量,使之课程游戏化建设更好地落实?如果把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是否能够在发挥教研活动最大作用的同时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呢?本文从“自由、自主、创造、愉悦”四方面分析我园园本教研活动开展中的新思路及新成效。  关键词: 自由 自主 愉悦 创造 园本
摘 要: 在现今社会,创新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解放学生的头脑、手、眼、嘴,解放他们逐渐被挤压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启发诱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作为指导,创新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 陶行知 创造教育 语文教学  陶行知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而且各有所长,他们通力合作,将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所以,教师要启发诱导,努力培养富有创新的人才。 
摘 要: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幼儿自主游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说幼儿做,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己去探索、体验。本文从幼儿对游戏的记录与分享来谈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开展。  关键词: 自主游戏;幼儿;记录;分享  在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幼儿游戏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单纯的玩耍嬉戏,而是符合他们的发展特点,有一定的发展目标,具有
摘 要: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农村当地的人文、历史和经济条件,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亲近自然,创设充满本土气息区域活动,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散发出“农”味。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农村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应用策略,有利于促进幼儿园区域活动顺利开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  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由于投入的教育经费较少,教学设备落后,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制约
摘 要:该文以“第三学段”为重点,简述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发教师领悟《新课标》精神,按照《新课标》指明的方向,转变教学方式,聚焦“言语形式”, 破解语言表达的秘密,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范例,促学生文章“妙笔生花”。  关键词:破译语言秘密;领略语言之妙;赏析布局谋篇;揣摩材料安排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常发现这样的怪现象:有些学生即使到了五六年级,即使平时似乎也
摘 要: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是通过研究曲线运动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运动规律。不仅讲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和条件,还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时还有关于圆周运动、向心力和加速度等,既是高中物理曲线运动的知识重点,又是教师比较重视的教学难点。研讨式解题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曲线运动教学内容开展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解决学习难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解题
在平时调研过程中,我认为教师最大的问题是对教材把握不到位,更别说认真贯彻课标要求,有时候甚至把教材编写的目的都搞错。有一次听课,有位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一课时,教材编写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但是教师却把教材定为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还有教师在教《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时,把作者的创作背景没有理解透彻,只教给学生概念性知识,导致学生对文本表达的思想没有深刻的理解。  针对教学中出
摘 要: 甘南藏区的教学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历史、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等,导致初中英语教学在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过程当中出现发展滞后的现象,因此要对其甘南教育事业不断探索。本文首先对甘南藏区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卓尼饮食文化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甘南藏区 民族文化  藏汉的双语教学可
摘 要: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能起到巧妙点拨学生思维、合理调控课堂的作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必要引入魅力的体态语言,以多类型的体态语言,通过精准、灵活、共意的运用,调动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引导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创意思考、互动合作、探索实践。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运用策略和原则这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体态语言;智
摘要:陶艺造型艺术有平面的,立体的,有具象的,意象的,抽象的也有综合的,多元材质的……为儿童展开了全新的艺术创造空间。文章从陶艺的基本技法、创作方法入手培养儿童的创造艺术方面阐述,泥巴通过孩子的手捏、揉、搓、压、雕、刻……变成一件件陶艺作品,这一过程是游戏,是认知过程;也是创造,是艰苦而有趣的创造过程。通过泥的游戏,让儿童轻松、愉快地发挥,将天真烂漫的天性带入创造中;通过泥土媒介让儿童记录生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