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细颗粒物污染与哮喘加重
【机 构】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出 处】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53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地区极端高温与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构建不同区域的热浪定义。方法收集2006—2011年中国人口超20万的66个疾病监测点气象(来源于中国气象数据网)和居民死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合气候类型、行政区域把中国分为7个区域。采用两阶段方法分析,第1阶段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拟合每个监测点的温度-死亡关系,第2阶段采用多元Meta分析合并每
目的探讨大气PM2.5和温度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立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入院资料、铜陵市环境保护局和气象局的环境污染物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联合广义相加模型,探讨PM2.5、多种污染物以及PM2.5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的影响,温度的分层按照3种标准进行划分,分别为
目的探讨大气PM2.5持续高暴露对中国40个区/县人群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黑龙江、山西、太原、四川选取40个区/县作为研究现场,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逐日PM2.5浓度、气象资料及人群死亡数据。以PM2.5日均浓度值(分别为75 μg/m3、各区/县日均浓度值的P75和P90)和持续时间(≥2 d和≥3 d)定义6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在我国挑战更为严峻。本期"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健康"重点号文章系统回顾并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建议。同时,介绍了WHO近些年来应对空气污染与健康的最新成果和首次全球空气污染与健康大会会议概况,为我国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治理提供行动指引。
目的探讨PM2.5暴露与儿童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于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东北地区辽宁省沈阳、大连、抚顺、鞍山、本溪、辽阳和丹东7个城市的68所小学和初中进行调查,共计对9 354名儿童(5~17岁)进行了血压测量。采用气溶胶光学厚度嵌套的空间分析模型进行PM2.5浓度反演。广义相加模型量化PM2.5与儿童血压的暴露-反应关系,两步回归法分析PM2.5与儿童血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