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学界对普世伦理是否可能和可行的争论颇为激烈,普世伦理似乎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理性的可能性和抽象的现实性、道德主体的共性与利益主体的多元、基本共识的底线伦理与道德境界的理想追求、理论普世与践行阈限是其几种突出表现。细究其因,在于双方观点仅就普世伦理的某一个方面而言,都有其合理性,但在分析问题时,却似乎忽视了道德是“应然”和“实然”、“绝对性”和“相对性”、“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即“反映现实道德生活”与“追求理想道德境界”的统一,从而使问题沿着两个方向走向了对立的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