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产犊月龄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首次产犊月龄(AFC)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24个规模奶牛场2013—2020年1746985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依据。通过SAS9.1应用GLM过程方差分析,影响因素考虑产犊场年季、AFC、胎次、体细胞评分、AFC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效应,用wood模型对1~4胎AFC为20~27月龄牛群泌乳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产犊场年季、AFC、胎次、体细胞评分、AFC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效应对产奶量有影响(P<0.01)。在高峰奶产量上,1胎牛低于经产牛。1胎时高峰奶产量随AFC的增加而增加,AFC为23月龄牛与AFC为24~27月龄牛高峰奶产量差异较小。经产牛AFC为23月龄时,2、4胎高峰奶产量高于AFC为其他月龄牛。AFC为21月龄时,3胎高峰奶产量最高。当AFC大于21月龄时,3胎牛高峰奶产量随着AFC增加,高峰奶产量降低。在泌乳持续力上,1胎牛的泌乳持续力显著高于经产牛。AFC为23月龄时,2胎、4胎泌乳持续力高于其他月龄牛。AFC为24月龄时,3胎泌乳持续力最高。从305 d产奶量上看,AFC为20~23月龄时,各胎次牛305 d产奶量随AFC增加而呈增加趋势。AFC为23月龄时,305d产奶量最高。AFC为23~27月龄时,1胎牛305d产奶量差异较小,经产牛305d产奶量随着AFC的增加呈减少趋势。结论表明,中国荷斯坦牛最佳AFC为23月龄,即22.5~23.4月龄,最佳首次妊娠的配种月龄为13.3~14.2月龄,最佳首次配种月龄为13.3月龄。本文研究结果为奶牛场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在教育工作组成结构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在教育学术界,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旧存在教育缺失的现象,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出现了质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古代文明的凝练与传承,是我们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千百年锤炼而积淀的文化理念和处世准则拓展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资源。文章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总结出其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和严峻,虽然我国疫情形势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但是仍然存在点状爆发和境外输入的风险。潍坊市科技馆立足当前疫情形势,始终坚持安全开放、科普为民的办馆思路,不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升科普服务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免费开放重点工作,取得了疫情有效防控和高质量办馆的“双丰收”。
小学语文是小学这个阶段主要的学科之一,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实施开展识字教学更具有方法性、规律性,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才能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打下夯实的基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致力于研究致力于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和信息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俨然掀起一阵“微时代”的狂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个产物。将微课引入到中职实训课堂中,进行基于微课的情景式教学,不仅提高了实训课堂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更能发挥微课的特点,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将实训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工作相对接,从而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逐步加快,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存在课堂效率低下、师生互动交流不足等问题,因此,生物教学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思维导图在生物教学领域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将思维导图应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实现二者有效结合的几点对策。1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期刊
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个性(Personality)通常与其食物占有能力密切相关,而个性特征的差异有利于推动群体成员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群体决策的形成。为了探讨鱼类个性特征(勇敢性和社会性)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及其与食物占有能力之间的关联,本实验选取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其勇敢性、社会性、单尾饲养条件下的食物占有能力(摄食率)和生长、集群时每尾鱼个体运动
为探究雏鸡不同初生重对后期体重和均匀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初生重雏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及Gompertz非线性模型对123只某褐壳纯系蛋种鸡体重进行0~12周龄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与12周龄体重极显著相关,并对12周龄体重有极显著影响;Gompertz生长曲线模型显示,不同初生重组体重拐点均在9周龄以后出现,36.2~38.6 g的初生重合格群体拐点周龄出现最晚,拐点体重
为了解我国荷斯坦奶牛体重体尺(十字部高和胸围)随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华北、中原和南方地区规模化牧场,于2019年7—11月分别对467头第1~5胎次泌乳1月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体重测定,对1 668头第1~5胎次奶牛进行体尺测量,对6 711头第1~3胎次泌乳1~10月奶牛、4046头第2~4胎次妊娠3~10月龄奶牛进行体重测定。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分析胎次、泌乳及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