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的计算与计数

来源 :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o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试题中,也有一些涉及计算和计数,它可从一个侧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我把生物教学中有关计算、计数题分为四类进行分析讨论(以高考题作为例题)。 1.关于核苷酸与碱基的计算核苷酸是构成核酸(DNA和RNA)的基本单位,而每个核昔酸又是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碱基和一个分子磷酸组成,因此在核酸中核苷酸和碱基的数目是同一的。在DNA中核苷酸或碱基还是成对存在的。例1.(1987年)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并且:A≠C,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应该是: Some of the biological tests involve counting and counting. From one side, it examine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biological principles. I put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computing, counting question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fo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questions as an example). 1. Calculation of nucleotides and bases Nucleotides are the basic units that make up nucleic acids (DNA and RNA), and each is composed of one molecule of ribose, one base of a molecule and one molecule of phosphoric acid The number of nucleotides and bases in a nucleic acid is the same. Nucleotides or bases in DNA are still in pairs. Example 1. (1987)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and: A ≠ C, the following four formulas should be correct:
其他文献
表现为脑梗塞后出血的真性红细胞增多在临床罕见。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1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7岁,农民。因头痛、恶心呕吐、左侧肢体麻木及偏瘫4天于1993年8月4日入我院。既
朱正威,江苏宜兴人,1934年生,195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现为生物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模范校长、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现执
特发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速,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临床意义和治疗等均有独特之处,国内报道不多。本文报告3例,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及电生理资
本文简要介绍了自助图书馆的功能及其运作模式,并结合首批10台自助机运行以来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读者利用自助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以及使用偏好,根据读者意见的反馈对改进今后的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et up a dynamically linked 1D and 2D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s for dam break flow.The 1D-2D coupling model sol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并发急性心肌梗塞一例吉林省珲春市医院内科方春国,陈佰云[病例]女,46岁,因胸闷、气短伴恶心、呕吐4天收住院。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查体:BP10.7/8.0kPa,口唇发绀,颈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上)教材于1990年秋季开学已在全国二十多省市进行试验工作。1991年春季开学后将继续试验《生物》第一册(下)教材(讲
指出科研离不开信息的支撑。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的开展,将对加强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首先阐述科技查新的内涵,其次,归纳科技查新的特点,最后从科技查新本身的内
数学思维训练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益智题:有两个油桶,一个能装3千克油,另一个能装5千克油。怎样用这两个油桶,从坛子里量出7千克油? Mathematical thinking trainin
在品德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实践中,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在使用课程资源时,选择要有针对性、使用要有深刻性、呈现方式要有科学性,如此才能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