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那年的夏天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年的我,无拘无束,整个世界仿佛只有蓝天白云。
  “记得,一定别忘了。”两个男孩在夕阳下约定。没错,其中一个便是当时只有六岁的我,另一位是我的朋友。
  次日中午,爷爷奶奶在房间里睡午觉,我小心翼翼地拉开了门闩,偷偷溜了出去。我赶到约定的地方,朋友也早早地来了。此次我们俩的目标是树上的蝉。从朋友家的柴房里找来长竹竿,套上塑料袋,就成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捕蝉利器。蝉只要被它套住,无论如何都飞不出去。捕蝉,是为了换钱买雪糕吃。村里有一户人家是养蝉的,在他那儿,五只蝉可以换一元钱。当然蝉也有优劣之分,不会鸣叫的蝉要八只才能换一元钱。换了钱,我们便以最快的速度冲进小店买雪糕,然后坐在树下慢慢品尝。那甜美的滋味,至今难忘。
  光靠卖蝉换的钱远远不够,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其实是卖虾。奶奶家地处江南,河里、湖中的虾可真不少。我们会把钓到的虾分成两盆,一盆留在家里吃,一盆拿到集市上售卖。我和朋友可是集市上的红人,因为我们钓的虾又大又干净,稍有些瑕疵、不新鲜的虾都会被我和朋友挑拣出来丢弃,剩下的都是精品。在集市上,刚赚的钱马上就被我们“挥霍”掉了。一斤虾,市价20元左右,全卖掉后,所有的收入足够我们俩玩遍全镇。
  从镇上回来,我和朋友便来到后山———我们的“秘密基地”玩耍。那里住着一群特别的虫子,它们的翅膀一扇动起来,便会有风扑面而来,仿佛一台台小型风扇。不过,我和朋友只会比赛谁先捉到它们,从不会用它们来扇风,因为我们有更給力的“风扇”。
  那是一棵我们都叫不上名字的树,输掉比赛的人负责用脚摇动树干,它那硕大的树叶晃动着,大自然的风便迎面吹来。柔柔的,凉凉的,仿佛母亲的手轻轻抚拍着我,不知不觉间我们便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经过去十年了!
  六岁那年,我抓住了平生第一只蝉。我以为抓住了整个夏天,却没想到,我更抓住了此生最美好的回忆!
  教师点评
  捕蝉、卖虾、大树“风扇”……小作者以老到的文笔,选取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意象,为我们描绘了童年的丰富多彩。文章语言质朴动人,充满对童年的眷恋,读罢令人不禁掩卷追忆起那段一去不返、无忧无虑的时光。
  (杨天武)
其他文献
那一年我在南方  想念着北方纷飞的雪  我偷走  所有在春夜绽放的海棠花  无声无息  却给光阴留下了刻骨的花纹  我假借光  假借路面平铺的花瓣  把它们当成那层温和的霜雪  为了这一时刻  我已等了太久太久  我忘记了如何写诗  忘记了幼年随意脱口吟咏的童谣  忘记了李白的窗前投射的月光  忘记了那年故乡清晨露水的味道  我读艾略特幻灭的荒原  读庞德和威廉斯模仿的意向  读西方被钢筋水泥掩埋
春风里已有了夏天的味道,街边的、墙里的、园中的杨、柳、槐和不知名的树早已郁郁葱葱。这些树木让我们即使身处拥挤的城市,生活也充满乡野山川的诗情画意。  小学课本里有这样一句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穿行在街巷中,我常常会想起它。早晨站在路口等红灯,阳光穿过大树浓密的枝叶,投下几道淡淡的绿影,在脚下参差斑驳,我整个人仿佛也生出了柔和的光泽。  在课堂上,窗帘拉开时,偶尔凝望窗外,可以看到银杏
“青春是一场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青春的美在于它的短暂和生机勃勃,但愿年少的梦想,我们都還紧紧把握。  面对飞逝的青春,有的人发出无奈的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有的人唱出了“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激昂诗篇。青春就是这样潇洒与蓬勃!我们应该为之挥洒汗水,努力拼搏。  或许,我们还应该像张海迪一样,“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
不少同学写记叙文时,往往只会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样虽然文章条理清楚,但也容易出现平铺直叙的毛病。其实,在写作中,为了表达需要,很多文章会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看似与主要内容无关的“闲笔”。这些添丝补锦的文字能让文章摇曳生姿,神采飞扬。  插叙,可以丰富故事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跌宕的叙述能让情节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让人读来爱不释手。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一文开门见山,“
角落里有棵树。  枝干不粗不细,线条生硬,密密地交错。树枝上不均匀地分布着长短不一的黑刺,像在剑拔弩张地自卫,咄咄逼人。  它无花,无果,叶子也没什么特点,长得也并不讨喜。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也懒得追究,很少注意它。  有一次,我从它身旁经过,偶然瞥见枝杈中有一抹红。本以为是风吹上去的红色塑料袋,仔细一看大为惊讶——那黑不溜秋的树枝上轻微地摇晃着的,竟是一颗圆润饱满的石榴。现在可是冬天呀!  那石
嵯峨浩写过一本书叫《食在宫廷》,该书记录了清朝时的宫中食谱,听起来十分奢华。细读之下,我却在书中发现了白菜煮猪肉这类家常菜。想不到宫廷菜肴比我想象的更富乡土气息,这种“食在宫廷”在我看来还是比不上“食在民间”。  我坚信,“不食人间烟火”是非常痛苦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泱泱大中华广阔无垠的疆域孕育了五十六个民族,从漠北到海南,从天山到乌苏里江,不同民族、风情、习俗,碰撞并交融出种类繁多的食物,给
天意秋初,金风微度,城阙外画桥烟树。  靠着树干坐下,捧起微微泛黃的《呼兰河传》,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斜斜地洒落下一地的笑声。记忆中有关外公的画面也渐渐鲜活起来。  《呼兰河传》中童年的萧红家有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好看的玫瑰花,她经常和祖父在院子里打闹。调皮的她经常给祖父头上插满花,祖父不但不责怪,还宠溺地冲她笑,任阳光从眉梢淌过嘴角。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他是一位和萧红的祖父一样慈祥的老人。外公
生活中不免遭遇些惊险,它们就像人生道路上的小岔口。惊险的遭遇何尝不是一种历练?它会使人变得更坚强、更成熟,使人生更精彩。  五六岁时,有一次,我摇摇晃晃地跟着妈妈来到超市。摆满商品的货架都比我高,我踮着脚也看不到货架中上层的商品,妈妈站在货架旁精挑细选,对我不理不睬。我无聊地倚在货架边,听着超市里播放着柔和舒缓的背景音乐,一段又一段,我却焦躁不安起来:妈妈呢?我四下张望,她早已不见了踪影。音乐声更
英國皇家植物园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250年里,有571种植物物种消失了,这个数字是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灭绝数量(合计217种)的两倍多。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数字比植物物种灭绝的真实状况要低。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汉弗莱斯博士说,大多数人能说出近几个世纪灭绝的哺乳动物或鸟类的名字,但很少有人能说出一种已灭绝的植物的名字。  编辑有话说  人类与植物的关系有多密切呢?我们直接依靠植物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