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的作用

来源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ueli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矫治力方向设计及支抗设计的作用.方法 7例单侧上颌腭侧埋伏尖牙均采用外科-正畸联合治疗.手术暴露埋伏尖牙牙冠,粘接舌侧扣;戴入改良Nance弓,利用改良Nance弓位于腭侧不锈钢丝上的附钩,先将尖牙冠向后牵引绕过侧切牙的牙根,直到位于正常尖牙间隙的腭侧,如尖牙间隙不足,则粘结上颌托槽,预备尖牙间隙;再采用直丝弓技术将埋伏尖牙向唇侧移动,排齐牙列,调整咬合关系.对治疗后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进行观察.结果 7位埋伏尖牙均被牵引至牙弓的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测试正常,牙周附着良好.结论 改良Nance弓在矫治上颌腭侧埋伏尖牙时,在矫治力方向设计和支抗控制方面有独特优点和作用。

其他文献
自Spee曲线的概念提出以来,有很多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Spee曲线产生的原因、功能、生长发育规律及生长完成后的增龄性变化、影响因素、整平Spee曲线稳定性等方面.现就Spee曲线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原发性萌出不足(primary failure of eruption)是一种罕见的由于萌出机制本身的异常所导致的萌出障碍,常常累及多个后牙导致单个或多个象限的后牙开合,且正畸治疗对其完全无效[1-3].由于国内正畸文献缺乏对此类疾病及其所致错合畸形的报道,本文拟从牙齿萌出机制及原发性萌出不足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对于此类疾病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描述安氏Ⅲ类伴面下部过长患者的正畸治疗及正颌手术术式,评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的变化.方法 研究样本包括36名安氏Ⅲ类伴面下部过长患者(14名男性,22名女性,平均年龄24.3岁).所有病人均采用上颌Le Fort I型截骨术(上颌骨向上、向前移动)以及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下颌骨逆时针旋转及后移).拍摄术前正畸治疗前(T1)及术后正畸治疗后(T2)的头颅侧位片.使用配对t检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