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教师是联系幼儿和教育的纽带,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教育观念、文化知识、幼教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针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提出了提升策略,以期对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师;核心素质;行为分析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是根本大计,而教师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对幼儿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原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注重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含义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并通过教育行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专门人员。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不仅仅包括教学能力,而是集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为一体。尤其是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一个具备了多种核心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不仅仅是一种素质,而是包括教育素质、文化知识、幼教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内的一系列素质。幼儿教师的系列核心素质对幼儿个人的发展和教育形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学者李季湄提出,当前幼儿教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可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幼师队伍。
(一)教育观念素质
成为幼儿教师的首要因素就是对幼儿和对教育的热爱,其将决定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思想观念,并进一步影响其教育行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是指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同,是对其职业和理想的追求。具体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价值观,热爱幼儿的儿童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幼儿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职业热情内化为工作动力,才会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是一个幼儿教师的理论功底的体现,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幼儿教师既要具备通俗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知识和生活常识,又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生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幼儿教师具备的文化知识素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的适应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初步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三)幼教能力素质
幼儿教育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师的幼教能力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成果。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社会能力尤为重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良好的家园关系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要在其中起到沟通和协调作用,促进家园关系的和谐。
(四)身心审美素质
身心审美素质是幼儿教师从事工作的保障,也是对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儿教师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和情趣可以帮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引导幼儿对美的鉴赏力,帮助他们认识世界,陶冶情操。
这四个核心素质是四位一体动态发展的,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不是孤立的存在,研究幼儿教师的素质,要从多角度进行探讨。
三、培养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途径
(一)优化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提高学前教育的专业性
幼儿教师的培养大多是高等师范院校来承担,对其培养方式和结果直接决定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首先要优化教师培养方式,凸出其专业性。幼儿教师经过培养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幼教知识。其次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其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授课要求,而是要求其具备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践课程设计,通过上课加见习的方式,增强其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提高入职标准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国教师准入门槛较低,程序不规范,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严格规范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规范资格认定程序,选择符合要求的幼儿教师发放资格证,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多途径提升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入行只是幼师工作的起点,要想得到多方位的提升,加强职后培训是一条重要途径。职后培训主要包括学历补偿教育、在职进修、短期的脱产进修、讲座和报告会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提高幼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在入行后的职后培训,对于其长期发展和提升职业素质有显著作用。
(四)完善幼儿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一般,造成很多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较低,这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因此,研究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其工资报酬和社会地位,从而培养其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培养对个人提高职业素质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质,发挥好连接幼儿和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福贞.当代英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
[2]冯晓霞,李薇.对话:教师的发展与课程发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2).
[3]李伟,王芳.西部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根源与对策——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沂水校区)
关键词:幼儿教师;核心素质;行为分析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是根本大计,而教师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对幼儿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原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求幼儿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注重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对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提升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含义
幼儿教师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并通过教育行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专门人员。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不仅仅包括教学能力,而是集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为一体。尤其是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一个具备了多种核心素质的幼儿教师,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二、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幼儿教师的核心素质不仅仅是一种素质,而是包括教育素质、文化知识、幼教能力和审美能力在内的一系列素质。幼儿教师的系列核心素质对幼儿个人的发展和教育形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学者李季湄提出,当前幼儿教师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可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幼师队伍。
(一)教育观念素质
成为幼儿教师的首要因素就是对幼儿和对教育的热爱,其将决定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思想观念,并进一步影响其教育行为。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是指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同,是对其职业和理想的追求。具体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的教育价值观,热爱幼儿的儿童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幼儿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职业热情内化为工作动力,才会在教育工作中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是一个幼儿教师的理论功底的体现,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幼儿教师既要具备通俗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知识和生活常识,又要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生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幼儿教师具备的文化知识素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的适应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初步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三)幼教能力素质
幼儿教育是幼儿教师日常工作的核心,因此教师的幼教能力直接影响幼儿一天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成果。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社会能力尤为重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良好的家园关系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教师要在其中起到沟通和协调作用,促进家园关系的和谐。
(四)身心审美素质
身心审美素质是幼儿教师从事工作的保障,也是对幼儿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儿教师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和情趣可以帮助幼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引导幼儿对美的鉴赏力,帮助他们认识世界,陶冶情操。
这四个核心素质是四位一体动态发展的,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渗透。不是孤立的存在,研究幼儿教师的素质,要从多角度进行探讨。
三、培养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途径
(一)优化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提高学前教育的专业性
幼儿教师的培养大多是高等师范院校来承担,对其培养方式和结果直接决定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因此首先要优化教师培养方式,凸出其专业性。幼儿教师经过培养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幼教知识。其次优化课程结构,培养其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已不是简单的授课要求,而是要求其具备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实践课程设计,通过上课加见习的方式,增强其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提高入职标准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行业的准入制度,目前我国教师准入门槛较低,程序不规范,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我们要严格规范幼儿教师准入制度,规范资格认定程序,选择符合要求的幼儿教师发放资格证,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幼儿教师职后培训,多途径提升职业素质
幼儿教师入行只是幼师工作的起点,要想得到多方位的提升,加强职后培训是一条重要途径。职后培训主要包括学历补偿教育、在职进修、短期的脱产进修、讲座和报告会等,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提高幼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幼儿教师在入行后的职后培训,对于其长期发展和提升职业素质有显著作用。
(四)完善幼儿教师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比较一般,造成很多幼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较低,这势必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因此,研究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其工资报酬和社会地位,从而培养其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是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对幼儿教师核心素质的培养对个人提高职业素质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应当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质,发挥好连接幼儿和教育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福贞.当代英国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09).
[2]冯晓霞,李薇.对话:教师的发展与课程发展[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02).
[3]李伟,王芳.西部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根源与对策——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沂水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