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改善择期剖宫产者心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择期剖宫产1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2次特定的术前访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尊量表(SES)评定患者心理改善效果。结果 访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折期剖宫产者进行术前访视可针对性的疏导患者心理问题,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前访视 心理改善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6-0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产妇和家属担心生产过程对胎儿健康的影响,自愿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但由于剖宫产对产妇是一种危险的应激源,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产妇或因担心胎儿安全,或因担心手术疼痛,或因担心手术费用,或因担心手术美观等而容易产生不良心理【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心理护理是解决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而术前访视是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本院对择期剖宫产者进行了特定的术前访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产妇均为自愿选择择期剖宫产者,年龄20—38岁,孕周38-41周,初产妇114名,经产妇36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2名,高中56名,大专及以上42名。家庭背景:农村85名,城镇65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史、症状、特征及病历查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定的术前访视,共进行2次,具体做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产妇之所以会担心种种主要是因为对剖宫产认识不够,因此护士要及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向其介绍她们剖宫产步骤、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可能的危险,告诉该技术已成熟,本院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增强产妇的安全感。对于文化水平低的产妇可通过多媒体演示,使知识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孕妇像看科普电影似的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单纯说教的弊端。对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家属及孕产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护士讲授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勿过多使用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知识灌输给产妇。
1.2.2 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不良情绪诱发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促使其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2】。通过多年的访视工作,了解到产妇主要担心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其一疼痛及临时替换医生,其二担心麻醉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其三担心手术的危险性,其四担心手术费用,其五担心切口的美观。针对这些担心,我们一一进行疏导。对于担心疼痛及手术安全性者,告知产妇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安全无痛,并告知本院麻醉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麻醉完毕后会严格测试麻醉平面,没有痛觉后才会进行手术。同时术中麻醉师会根据术中情况酌情给予辅助用药,将疼痛降到最低或无痛。告知产妇手术确定的主刀医生不会随意更换,并再次强调医生的技术及经验,必要时可邀请医生与产妇交流,增强其信心。对于担心胎儿安全者,要告知产妇及家属医护人员术前会密切观察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术中同样会密切监测胎心,且有产科及儿科医师陪伴,可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同时告知其护士会遵照手术要求准备好所有的器械及急救药物,充分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对于担心费用者,详细介绍医保制度,并告知会尽量控制费用,同等效果下尽量不使用高额药品及器材。对于担心切口美观者,指导产妇爱人进行劝说,让产妇感觉切口并非会影响夫妻感情及生活。同时告知术中医生会根据胎儿大小进行切口,术后护士会对切口做细致的护理,尽早促使切口愈合,减少感染,让切口尽量达到美观。
1.3 评定标准
焦虑采用SAS自评量表进行评定,50分以上为存在焦虑;自尊采用SES量表评定,总分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2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3 小结
随着独身子女已经进入生育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行为的不断增加,剖宫产率随之上升。折期剖宫产者多为初产妇,因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容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特别是手术越来越临近时,她们更为紧张,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受影响。对手术认识的不足、对疼痛的害怕、对胎儿安全的担心等均会引发产妇非特异性反应,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继而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不良心理,影响手术进行,增加手术并发症【3】。有文献指出,适时的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程度,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通过对产妇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手术的认识,提高其配合性。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从根源上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从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充分证实术前访视可促使产妇主动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可将患者心理调整到最佳、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改善护患关系。因此,笔者建议临床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乾今.医学心理学[M].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4-240.
[2]张明媚. 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前访视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61-62
[3]汤娟.术前访视对择期剖宫产病人焦虑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5(2):77-79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前访视 心理改善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186-0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产妇和家属担心生产过程对胎儿健康的影响,自愿选择择期剖宫产手术者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但由于剖宫产对产妇是一种危险的应激源,且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产妇或因担心胎儿安全,或因担心手术疼痛,或因担心手术费用,或因担心手术美观等而容易产生不良心理【1】。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心理护理是解决患者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而术前访视是心理护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本院对择期剖宫产者进行了特定的术前访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150例产妇均为自愿选择择期剖宫产者,年龄20—38岁,孕周38-41周,初产妇114名,经产妇36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2名,高中56名,大专及以上42名。家庭背景:农村85名,城镇65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前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病史、症状、特征及病历查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特定的术前访视,共进行2次,具体做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产妇之所以会担心种种主要是因为对剖宫产认识不够,因此护士要及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向其介绍她们剖宫产步骤、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可能的危险,告诉该技术已成熟,本院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增强产妇的安全感。对于文化水平低的产妇可通过多媒体演示,使知识点形象直观,有声有色,孕妇像看科普电影似的极大地克服了传统单纯说教的弊端。对文化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家属及孕产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护士讲授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勿过多使用专业术语,采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将知识灌输给产妇。
1.2.2 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不良情绪诱发源,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促使其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2】。通过多年的访视工作,了解到产妇主要担心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其一疼痛及临时替换医生,其二担心麻醉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其三担心手术的危险性,其四担心手术费用,其五担心切口的美观。针对这些担心,我们一一进行疏导。对于担心疼痛及手术安全性者,告知产妇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安全无痛,并告知本院麻醉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麻醉完毕后会严格测试麻醉平面,没有痛觉后才会进行手术。同时术中麻醉师会根据术中情况酌情给予辅助用药,将疼痛降到最低或无痛。告知产妇手术确定的主刀医生不会随意更换,并再次强调医生的技术及经验,必要时可邀请医生与产妇交流,增强其信心。对于担心胎儿安全者,要告知产妇及家属医护人员术前会密切观察胎心、胎动及宫缩情况;术中同样会密切监测胎心,且有产科及儿科医师陪伴,可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同时告知其护士会遵照手术要求准备好所有的器械及急救药物,充分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对于担心费用者,详细介绍医保制度,并告知会尽量控制费用,同等效果下尽量不使用高额药品及器材。对于担心切口美观者,指导产妇爱人进行劝说,让产妇感觉切口并非会影响夫妻感情及生活。同时告知术中医生会根据胎儿大小进行切口,术后护士会对切口做细致的护理,尽早促使切口愈合,减少感染,让切口尽量达到美观。
1.3 评定标准
焦虑采用SAS自评量表进行评定,50分以上为存在焦虑;自尊采用SES量表评定,总分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2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
3 小结
随着独身子女已经进入生育期,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结束分娩行为的不断增加,剖宫产率随之上升。折期剖宫产者多为初产妇,因对分娩知识的缺乏容易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特别是手术越来越临近时,她们更为紧张,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导致子宫收缩受影响。对手术认识的不足、对疼痛的害怕、对胎儿安全的担心等均会引发产妇非特异性反应,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继而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不良心理,影响手术进行,增加手术并发症【3】。有文献指出,适时的心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心理应激程度,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通过对产妇进行术前访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产妇对手术的认识,提高其配合性。同时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从根源上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从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充分证实术前访视可促使产妇主动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可将患者心理调整到最佳、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改善护患关系。因此,笔者建议临床应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乾今.医学心理学[M].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4-240.
[2]张明媚. 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前访视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61-62
[3]汤娟.术前访视对择期剖宫产病人焦虑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5(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