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入门教学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ea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学英语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抵触心理,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语言氛围、提高学习能力和创设情境等方面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入门教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入门教学
  隨着经济全球化,英语在当今时代占据突出的地位,学好英语对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全国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每周不少于3课时,每课时不少于40分钟。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英语无疑是一门既新鲜又陌生的课程,他们对英语课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感到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善于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由最初的“不知所措”变成“熟能生巧”,继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为他们的好奇心“保鲜”。那么教师应怎样做好小学英语的入门教学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成功的教学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循循善诱。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迅速,他们精力旺盛,对事物的好奇心很重,求知欲也很强。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耐心解答学生的所有问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第一堂英语课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英语是不是英国人发明的语言?”这说明学生对英语的起源比较感兴趣,于是我告诉学生:“英语其实不是英国人发明的,而是综合法语、拉丁语逐渐形成的……”说完,我又问学生:“你们知道世界最难学的语言是什么吗?”学生听了议论纷纷,有的说英语,有的说法语,还有的说是阿拉伯语……然后我说:“其实啊,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是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生听了很吃惊:“我一点都不觉得汉语难学啊!”我说:“对啊,同学们,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你们都已经掌握了,英语会难学吗?”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了,对学习英语充满了信心。这样就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口语教学,营造语言氛围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很好,但就是不会说。有些教师认为会做英语试题就可以了,会不会说无所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会看英语单词、会做英语试题,而是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用英语交流,会说英语比会做试题更为重要。
  我在教学时会在每堂课的开始留十分钟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简单的日常口语对话。例如:早晨的时候我会问学生:“Good morning,everyone!What day is today? What is the date today?”这样不仅引导学生讲英语,还可以帮助学生区分“What day is today?”和“What is the date today?”这两句话的不同,有效提高学生听英语、说英语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积极倡导口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语法渗透,提高学习能力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到的语言法则,这就是语法。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而是规范学生的语音、语调,只有遵循语法规范,才能有效地运用英语知识,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因此,在教学时,我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向学生渗透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
  在教学时,我不会直接给学生讲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等语法概念,而是举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如:让学生观察“one banana, two bananas, three bananas”这组单词,学生很容易发现banana后面多了一个“s”,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然后我会告诉学生:“banana后面多了一个‘s’,表示不止一个香蕉。”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很轻松地就能理解“复数”的含义,这对学生日后学习十分有帮助。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梳理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创设情境,丰富课堂生活
  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场景和方式,丰富课堂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那么,怎么创设情境呢?
  我在教学时经常采用“歌声与读书声共鸣、游戏与学习同在”的方式。例如:在教学“rabbit”等动物名称的单词时,我创设了“找朋友”的游戏进行情境教学。课前我做一些卡片,在卡片上写小动物的名字,如dog、cat、mouse等词汇,然后再分别做小狗、小猫、小老鼠、小白兔等的图片,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拿着单词,一组拿着图片,当我说:“找朋友开始!”时,两组学生就要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去寻找“盟友”。“找朋友”游戏结束后,我就开始引导学生朗读这些单词,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这些新知识。
  总之,小学英语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因势利导,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实际,倡导口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敢说、会说英语;语法渗透,帮助学生梳理语言材料,提高学习能力;创设情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丰富课堂生活,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其他文献
摘 要: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地进行课堂学习,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通过前置性作业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前置性作业;有效形式;预习习惯  一、引言  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进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
一、背景介绍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很多教师就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了很多教学环节,同时也详尽地分析了段落,解释了阻碍学生理解的语言点等,但是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不透彻,对文章整体只有模糊的概念。特别是Go for it这套教材,从八年级开始,阅读的文章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文章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也因此觉得阅读越来越难。此现象的出现,阻碍了新课标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造成此现象
学生的学习负担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教师的,还有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作为高中的教师,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教和学的两个方面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构建已经成为现在各类学校都要开展的工作。就构建属性而言,展现了把信息化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之中应用。这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的效果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对教材的讲述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引发他们思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邓世昌壮烈牺牲时,教师可通过对联创设情境。首先说出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就会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再紧扣教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及的。尤其对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更是不可缺少。如何在初中物理新教材教
一、教材背景分析《3.4圆周角(2)》为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很重,在展开对第二课时新知的探讨之前,必须对第一课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
以上海城投新江湾体育中心的太阳能游泳池为实例,介绍了太阳能加热系统在游泳池水加热中的应用。对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太阳能的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