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六法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xr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批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2-0090-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作文批改更是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劳动之一。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灵活选择下面六种批改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下面,笔者重点谈谈这六种方法。
  一、巡视式批改法
  巡视式批改是教师收集写作信息,有效把握学生写作动态的有效手段之一。巡视式批改可谓是“现场办公”,教师可以随时和学生探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错句和病句等。发现这些问题时,教师只要蜻蜓点水式地提示“请注意,你的作文中有错别字”或者“这句话需要斟酌”就可以了,至于改正则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写作、仔细体验的学习习惯。
  二、朗读式批改法
  作文批改是一种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交流,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提高。朗读批改即在全体学生完成作文后,请某一位学生朗读他的作文,教师则指导其他学生对这篇作文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样,及时评改,学生记忆犹新,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全体参与,积极发言,有时可用开火车的方式请学生逐个进行“一句话评说”,也可进行“一分钟演讲评改”。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鉴赏文章的水平,还能提升其写作水平。
  三、赏析式批改法
  俗话说:“作文是逼出米的,更是夸出来的。”长期以来,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批语往往空洞且格式化。诸如,语言优美、书写工整、结构合理等。语文教师大多屡用不厌,学生也是屡见不鲜。一篇文章的评价往往缺点多、优点少,教师大多爱挑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往往偏颇于追求完美,其结果是大大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即使学生的文章不尽如人意,也不应该讥讽和挖苦,而应该委婉地指出怎样表达会更好。事实表明,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互换式批改法
  这是一种学生相互交换批改的方式,操作比较方便。批改前先由教师定出批改范围,然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批改,这样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具体而言,该批改法有以下优点: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牢记了写作基本要求,还提升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别人的作文,可以取长补短。第三,每次批改作文,每生一本,负担不重,每次都抽签换人,批改人有新鲜感,有趣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第四,教师只需抽查、翻阅部分学生的作文,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五、小组互评批改法
  这是一种小组批改作文的方式,这种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为师”的欲望。采用这利,作文批改方式时,每组发放一定数量的学生作文,并要求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小组互批互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互学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六、示范式批改法
  教师先把评价标准公布给学生,并选用一篇范文对照标准进行讲解,再抽上、中、下等作文示范批改,最后把作文分发各组或个人互换批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了标准,又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总之,通过以上六种批改方法,就能把语文教师从陈旧的批改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促进作文教学达到最优化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提出依托北部湾港口群(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探索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的教学改革路子,旨在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地为北部湾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北部湾港口群;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专业;改革;探索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随着中国—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中外历史上许多创新人物的光辉事迹,讲述他们的创新道路、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1. 讲述人类创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人类的历史充满着创新的事例。制造石器和学会用火,是原始社会的创新标志。奴隶社会里出现青铜器。春秋后期我国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铁器工具的广泛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促使人类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术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76—02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前苏联美学家莫·卡冈认为:“在艺术中,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只是体现艺术内容的许多具有同等价值手段中的一种手段,而诗意地把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