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早期胃癌病理资料,探讨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和手术指征。方法收集上海华山医院2007至201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胃癌病理资料,分析符合日本胃癌协会ESD治疗标准的早期胃癌的情况。比较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类型的早期胃癌局部转移的情况。结果2007至2011年间共手术治疗胃癌1159例,其中早期胃癌210例(18.1%),有151例符合ESD扩大指征,126例符合ESD标准适应证,分别占胃癌手术量的13.0%、10.9%,占早期胃癌的71.9%、60.0%。在210例早期胃癌中,黏膜内癌(m癌)、黏膜肌层癌(mm癌)、黏膜下层第1层癌(sm1癌)、黏膜下层第2层癌(sm2癌)的局部转移率分别为6.8%(5/74)、15.0%(6/40)、23.3%(10/43)、39.6%(21/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化型早癌与非分化型早癌的局部转移率分别为14.0%(24/172)、47.4%(18/38)(P〈0.01)。结论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较大部分可以选择ESD治疗。早期胃癌的区域转移与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明显相关,故有必要严格掌握ESD的适用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