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视角解读《无名的裘德》

来源 :文学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全面推进,另一场由中产阶级倡导的教育革命也在进行,即从古典教育过渡到所谓的现代教育.维多利亚时期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就折射了这一时代背景以及教育改革浪潮下个人的悲剧.本文通过分析《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福勒的悲剧命运成因,试图展现平民阶层在通过自我教育改变命运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指出培养“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的传统古典教育的弊端:既无法使人获得能够谋生的专业技能,无法融入社会;同时教育模式革新的过程中个体也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而感到迷茫与失落.哈代的这部小说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教育革命愿景与个人奋斗失败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将哈代的作品置于当下的教育困境,也能发现很多地方仍然与今天的我们产生共鸣.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将市售CeO2作为一种高活性和可重复使用的催化剂用于无溶剂条件下氧化吲哚与醛的C3选择性烷基化反应.这种催化方法一般适用于不同的芳香族和脂肪族醛,得到3-烷基二
期刊
单原子催化剂由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贵金属以及其独特的催化性能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基于其表面原子性质,CeO2是稳定单金属原子最常用的载体之一.一旦金属含量超过其负载的载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在铈表面掺杂的过渡金属(TM)离子对表面晶格氧原子活化的影响.为此,测定了经TM离子修饰的CeO2最稳定(111)表面终端的结构和稳定性.除了保持八面体
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可用于合成香水、调味剂(味精)、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其中,烯烃的氢烷氧基羰基化反应是一种合成酯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其低消耗、100%
制备并表征了原子分散的模型体系:氧化铈负载的Pt-Co核壳催化剂.采用超高真空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有序CeO2(111)膜上的Pt@Co和Co@Pt核壳纳米结构,并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
在八十时代,以四大名旦为代表的纯文学期刊是文学的主阵地,作为文学传播环节的核心,连接起作者和读者的两端,在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参与并促成了八十年代文学的繁荣发展.随着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一直流行“大而全”的叙述模式,由于鲁迅及其作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现象在鲁迅章节书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由此带来的弊端,则是为求事无巨细
意象代表着人类祖先关于某一事物的经验总结,而“鱼”意象在乐府诗中频频出现,它既有着由生殖崇拜转化来的两性情爱的含义,也有着从道家阴阳衍生出的书信使者的含义.从《乐府
穆旦是世纪中国诗歌与翻译成就巨大的双星之一.本文主要从跨文化角度出发B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坐标上,从诗者作诗的“非中国化”的气质、译诗对西方诗歌技巧的借鉴、译诗中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