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晚清到民国,思想界关于"国家"和"地方"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转变过程。概言之,国家观念和地方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互不相容,而是既有冲突又有互助,在冲突中亦潜存互助。本文以1936年《川行琐记》一文在四川言论界引发的风波为例,讨论国民政府入川初期国家观念如何刺激了川人地方观念的增强,而地方观念又是如何借助于国家观念得以表达的,由此展示出二者在多种层面上的复杂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