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冲突与互助:1936年《川行琐记》风波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晚清到民国,思想界关于"国家"和"地方"关系的认知经过了一个转变过程。概言之,国家观念和地方观念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互不相容,而是既有冲突又有互助,在冲突中亦潜存互助。本文以1936年《川行琐记》一文在四川言论界引发的风波为例,讨论国民政府入川初期国家观念如何刺激了川人地方观念的增强,而地方观念又是如何借助于国家观念得以表达的,由此展示出二者在多种层面上的复杂纠葛。
其他文献
<正>~~
会议
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路芯片集成度的急剧提高,导致光刻技术中的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 CD)不断变小,随之带来焦深的急剧减小的,调焦调平系统是光刻机关键子
有人对创新的概念做出了诠释,但很多解释是从技能的角度出发的。本文中我提到的创新是指学生们的自我超越。我认为初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更多地从如何培养的角度出发做出阐释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高科技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高科技企业在股票市场表现非凡,但自2000年以来全球高科技股票出现了大幅度调整,人们对高科技企业的前景普遍担忧。高科技企业经
扫描白光干涉显微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微观形貌测量技术,它具有非接触、大量程、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本文基于扫描白光显微干涉测量原理,利用研制的光栅计
学会学习是人的一个必备的重要素质。随着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良好的语言学习策略是成功地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条件。为此,《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地把
克孜尔石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佛教石窟寺遗址,其壁画以大量的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克孜尔壁画的意义。古龟兹地区与新疆以东的中原地区及以西的
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卢作孚是我国最早从"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视角思考乡村建设,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他所开创的"民生—乡村现代化"模式与以梁漱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既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需要。领导干部应当具备法律之
基于实例推理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对于提高产品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核心技术是从大量的实例信息中获取设计规则。在此背景下,论文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