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聚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除磷特性分析

来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聚磷菌的分离、鉴定以及除磷特性,本研究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培养、MOPS (10×)培养、异染颗粒染色实验,并对CASS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进行了聚磷菌的初筛和除磷能力复筛,得到一株除磷能力较强的菌株P2.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对P2进行菌种鉴定以及行相关性能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分离所得的菌株P2是一株柠檬酸杆菌,其除磷率可达到85%;菌株P2的生长迟缓期为0~6h,对数生长期为 6~24 h;菌株P2高效除磷的最适pH值为7,温度30℃,时间12h,微量元素浓度为2mL/L.菌株P2稳定期持续时间长,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对于各种环境下废水中磷的去除有较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北京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例中札如病毒(sapovirus,Sa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肠道门诊腹泻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相关资料,应用x2检验或Fisher检验比较不同组间检出率;采集患者粪便标本,应用不同种PCR方法对腹泻病例粪便标本进行札如病毒检测,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 047例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SaV检出率为2.77%(29/1 047),成功测序16株,GI组11株,GI
近年来,病毒的复制增殖与细胞自噬两者之间的关系己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细胞自噬是机体为抵抗外界干扰,维持正常能量代谢水平的一种发
目的分析2014—2018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手足口病流行特点。方法对2014—2018年河南省儿童医院报告的手足口病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4—2018年河南省童医院共报告手足口病79 356例,占全院传染病报告总数的76.31%,其中重症病例839例,占1.06%。报告病例全年呈双峰分布,主峰在4月至6月,次峰在10月至11月。病例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97.38%;男性